章志峰

我要认领
人物简介

首次恢复宋代点茶精粹--茶百戏技艺

人物关系

师从茶学专家叶延庠教授、詹梓金教授等

从艺经历

      茶百戏又称分茶、水丹青,是点茶文化的艺术升华,古代备受文人雅士的青睐。茶百戏仅用研膏茶(团饼茶)碾细之茶粉(古称曲尘)搅拌形成茶汤悬浮液,通过透明的水就能使茶汤幻变出禽兽虫鱼花草,堪称绝妙,反映了古人的智慧。


      在章志峰恢复茶百戏之前,茶汤如何幻变图案一直是个谜,这一文化只是静静地躺在古籍诗文中。章志峰通过20多年不断的研究和大量实践,2009年终于恢复并对外公布了这一技艺。


       为什么茶汤上会出现图案?


       这个问题就是章志峰与茶百戏缘分的开始。


技术能解决问题,但文化代表的是一个时代


       “最初接触茶百戏是在大学做毕业论文的时候,当时在图书馆查资料,无意中看到了北宋陶谷在《荈茗录》里对茶百戏的描述:‘使汤纹水脉成物象者,禽兽鱼鸟花草之属’,当时觉得非常奇怪,怎么会在茶汤的表面显现出这样生动的图案?”章志峰带着这一疑问请教了他当时的指导老师叶延庠教授,当时老师也没有明确的答复,因为点茶法早已在中国消失,茶百戏没有任何现成的研究成果可参考,并不适合作为毕业论题。在当时那个年代(80年代),对茶的研究重点是解决生产技术方面的问题,大部分人对茶百戏这类历史文化的研究并不支持。但是当时叶延庠教授却认为茶百戏研究很有意义,值得去研究“技术能解决生产实际问题,但文化代表的是一个时代。”可以说叶老师能在


       在当时就提出这样的看法,对章志峰之后坚持茶百戏的研究提供了很大的精神支持。


       毕业后章志峰参考了叶延庠老师的意见,从大量的古籍和历史材料中整理对茶百戏的描述,从古诗词、器具、文物和史料记载中寻求线索。茶百戏的基础是点茶法,由于点茶法早已淡出人们的视野,人们对点茶普遍存在认识的误区。如点茶是冲点茶汤吗?宋人说的茶为什么是白的?古人斗茶说的水痕是水流的痕迹吗?


      随着研究的深入,越来越感到迷惑。章志峰经过反复论证后发现,大部分人包括一部分专家,对这些问题的理解都存在误区,甚至是本质性错误。叶延庠教授指出:在茶百戏恢复重现之前没有真正的专家。“这些问题,是我们研究之初首先要澄清的,否则后面的研究就很难进行。点茶、茶百戏的恢复的历程,就是对过去的错误,用科学实践检验和否定的过程。”章志峰针对过去对茶百戏的一些假说进行整理,大致有如下几种。其一,有的学者认为茶百戏就是直接注汤使茶粉幻变出图案。这一假说是对古籍描述的一些猜测,如陶谷在“生成盏”中记述:“沙门福全生于金乡,长于茶海,能注汤幻茶,成一句诗”。于是,有些学者认为文中“注汤幻茶”的“茶”是指“茶粉”。为了证实这一点,笔者进行大量实践和分析。科学实践表面:茶粉加水只会出现溶解、暂时漂浮、沉淀等现象。茶粉加水不可能会发生幻变图案的现象,少量的漂浮物也不会呈现“禽兽虫鱼花草”等生动图案,不具备欣赏性和美学效果,更不是什么“通神之艺”。因此,这一假说是错误的。其二,另有人认为茶百戏是二种不同颜色茶汤叠加构成的图案,这是一般图案形成的方法。即在一种底色的茶汤上添加另一种颜色茶汤或茶粉构成图案。这当然很容易想到,也很容易实现,但这一方法和古籍上茶百戏描述方法“下汤运匕”不符(古籍上没有在茶汤上添加其它有颜色物质,而是注入透明的水,古籍记载的汤是热水),更不存在幻变图案的特征,因此也不是古籍描述的茶百戏。这种方法类似于咖啡拉花的方法(在咖啡上添加白色的牛奶,或在白色的牛奶上添加咖啡)依靠现有两种不同颜色叠加做出图案,从根本上改变茶百戏本质特征(幻变图案)。其三,认为茶百戏只是注汤使茶汤幻变出图案,否定“运匕”即运用茶勺搅动等方法使茶汤幻变出图案。这显然是违背陶谷在《荈茗录》中对“茶百戏”方法是“下汤运匕”的记载,也是错误的。实践表明单纯注汤只是使茶汤幻变出一些简单抽象图案或文字,而要实现陶谷对茶百戏的记载“禽兽虫鱼花草之属,纤巧如画”必须“运匕”。其四,认为茶汤上漂浮少量泡沫的现象是茶百戏。这就像水面上漂浮少量肥皂泡一般,既没有茶百戏所独具的幻变的特性,更没有任何美学效果,根本称不上茶百戏。其五,还有一些人将茶百戏误解为有千百种随意玩法,这更是对茶百戏的曲解。“百戏”一词产生于汉代,《汉文帝篡要》载:“百戏起于秦汉曼衍之戏,技后乃有高絙、吞刀、履火、寻橦等也”。可见百戏是对民间诸技的泛称,而茶百戏只是其中的一种独特技艺,并不是千百种随意玩法。

       

       那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茶百戏?这唯一揭秘的方法是科学实践。




活在当代的文化


      茶百戏的原理和方法没有浮出水面之前,历史中的茶百戏就没有办法真实地再现,要按照古籍中的描述复原茶百戏,只能靠章志峰自己不断地实践,研究注定是一场孤独而没有预期的漫长探索之旅。叶老师建议,对茶百戏的研究除了古籍资料外,也许可以从日本茶道中去寻找线索。为此,在1997年和2004年,章志峰先后两度到日本留学和从事茶文化交流。


对日本茶道的学习,是章志峰直观上认识古代点茶法的一个开始,其中最强烈的感受就是“点茶文化还活在当代的,而日本茶道就是点茶存在的一种表现”。


      日本茶道是日本僧人在宋代学习了中国点茶法之后融入禅宗思想和日本文化,经几百年的演变逐渐形成的,保留了中国点茶文化中“搅拌并饮用茶汤的泡沫”这一核心特征。但原料、工具和方法都都和中国点茶文化有较大区别,如日本茶道点茶用的原料不是研膏茶(团饼茶)而是用抹茶,宋代注汤用的茶瓶在日本茶道中被改用柄勺等等。

经过不断地研究发现,古法团饼茶加工技术是实现茶汤幻变图案和良好口感的基本保证,茶汤中丰富的营养成分是形成稳定悬浮液的物质基础,因此古代对原料来源和加工的技术要求是非常高的。“古代无法应用现代机器设备而是采用较为传统的手工工艺(碾和磨),所以我们要回到那个时代的状态去研究这个文化才能原汁原味地还原这项技术。”


       古代的点茶法采用团饼茶原料,饮用的是茶汤泡沫。研究初期也尝试用散茶浸泡茶汤搅拌实验,也可以形成泡沫。但通过分析发现,用散茶浸泡出的茶汤搅拌形成的泡沫,其中的成分(茶的水浸出物)和古代点茶法茶汤成分(含有固体茶粉、水和空气等)有本质性区别,因此用散茶浸泡出的茶汤本质上是泡茶法,不能和点茶法相提并论。现代有人认为点茶就是点注茶汤,通过研究的深入发现,这个认识显然是错误的。日本茶道没有使用点注茶汤用的器具---茶瓶,但却保留了点茶的基本特征---搅拌饮用茶汤泡沫,日本保留了在中国学习点茶时期带回的一些工具,这些工具对点茶、茶百戏的研究都是比较重要的。




“小把戏”中的大智慧



       到目前章志峰从事点茶文化研究已三十多年,能长期坚持下去,其中不乏因为一些家乡的情节。“这个文化和我们家乡的关系很大”,从小长在武夷山的章志峰,在研究中发现这一文化仿佛就在身边。《武夷山志》和历代描述闽北武夷山的诗文中有大量描述点茶、斗茶和茶百戏的记载,比如朱熹的父亲朱松、地理学家周去非、道家白玉蟾、浦城县令曾丰等。在宋代范仲俺的诗《和章岷从事斗茶歌》中,章岷和章志峰祖籍同是浦城临江。因此,章志峰相信,茶百戏并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有丰富的历史根据的。


       从最初的兴趣,到资料的研读,到迷茫,到对家乡的情节、对专业的情节,章志峰经历了很多次思想上的波折。但 是在日本学习茶道的过程中,章志峰发现他们实际上是对很小很细微的事情能长久地认真坚持,细微之处见精神。“如果想做一件事必须要坚持,不管会遇到多大的困难,都要坚持下去,否则就是半途而废。”

章志峰提起他在日本学习茶道时的老师,“他从十几岁开始学茶道,现在80多岁,从事茶道70年,八十多岁了还在虚心地学习。”言语中除了感慨,还有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


         从原料研膏茶加工实验入手,章志峰在经历了无数次失败之后,终于在2008年可以通过注汤使茶汤幻变出图案。“这就是真的茶百戏吗?”章志峰不敢相信。当把这一消息告知他的老师詹梓金教授时,詹梓金认为首先要和古籍对比,同时和专业人员、学者讨论论证,还要将专利、论文、著作完成才能对外公开推广。


       2008年茶百戏恢复之后,章志峰通过和老师以及专家学者交流论证对茶百戏的原理进行进一步揭示:

a,幻变图案是茶百戏本质特征。所谓幻变即变化,是事物被另外的事物取代,出自《易·乾》:“乾道变化,各正性命”。茶百戏的核心特征体现为“变”,透明的水使茶汤从没有图案到“变”出图案,不像咖啡拉花是采用已知的两种颜色叠加(如白色和咖啡色)。茶百戏茶汤显现的图案保留一段时间会消散,茶汤又从有图案“变”为没有图案。因此,陶谷在《荈茗录》中云:“此茶之变也,时人谓之茶百戏。”


       b,茶汤悬浮液是幻变图案的基础材料。我们研究发现,茶汤只有形成稳定的悬浮液才具备幻变图案的特征,点茶的茶汤是由固体茶粉、液体的水和空气形成的三项合一的悬浮液。其中气体材料(气泡)是茶百戏实现幻变图案的重要原因。研究发现,茶百戏表现的图案都由气体颗粒(气泡)构成,这是茶百戏实现注汤幻变图案的重要条件。


      C,采用团饼茶(研膏茶)加工技术是为了获得稳定的悬浮液和实现良好口感重要保障,这一技术在2011年申报专利技术已公开。在古代茶筅出现之前用茶匙搅拌茶汤更为费力,对茶原料加工更是精益求精,才能获得稳定悬浮液。


      d,“下汤运匕”是幻变图案的特定方法。其中,注汤是幻变的必要条件,运匕是形成生动具体图案的特定方法。单独注汤即可形成一些简单抽象图案和文字,在茶百戏恢复之初的2009-2010年我们常采用此方法。2011年后我们将茶瓶注汤和茶勺搅动并用,便于表现更加生动具体图案,随后发现单独用茶勺加水即可实现“下汤运匕”,表现生动图案。

     

     e,茶百戏可在同一茶汤中变幻多次形成不同图案。经过研发实践,实现了古籍描述的变幻特征,可以在同一茶汤中变幻多次形成不同的图案。


    f,2011年作为和茶百戏幻变图案不同效果的对比,将不同颜色叠加形成的图案(仿咖啡拉花)发布于新浪茶百戏传承人微博2011.11.1 23:02,由于采用叠加形成图案方法和古籍描述茶百戏方法和特征不符,为了避免误会,很少采用。


      在09年茶百戏的恢复之初,那时候有很多人说这是咖啡拉花,因为人们只知道有咖啡拉花,章志峰觉得很无奈。“后来想想,人们对这个事的误区越多,说明你研究这个事的价值就越大,因为他们对这个文化的认识是缺失的,所以很有必要加以澄清,更值得我们去研究和正确的传承。”


        当然,近年来市场上出现了用模仿咖啡拉花采用不同颜色叠加的方法(在茶汤表面添加其他颜色物质)冒充茶百戏的,这主要是人们对什么才是真正的茶百戏不了解,给以讹传讹传播错误者有了可乘之机。由于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宣传不足,民众对非遗保护意识淡薄,一些政府更是把非遗作为摇钱树,编造历史、歪曲改变非遗历史真实性现象时有发生。茶百戏研发难,正确传播更难,坚守是唯一途径。


       茶百戏恢复之前人们感到很神秘,但茶百戏恢复后,一些人却认为这只是一个小把戏,一个被古人丢弃的小把戏。但是在茶百戏恢复之前 又有谁知道古人在一千年前就能依靠气体幻变图案呢?恢复茶百戏的价值不仅仅在于认清茶百戏本质特征,同时也还原了宋代文人雅士的生活状态,真实性再现古代原有的文化特征,这是它最珍贵的历史价值。我们不能因为一时的利益去改变非物资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特征,不能以牺牲非遗宝贵的特征去获取利益。“非物质文化遗产最珍贵。的是它的历史价值,它反映了当时人们的智慧,表现了民族文化优秀的DNA。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核心特征是不允许随意改变的,改变了就是丢失。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活态文化,是需要人去正确传承的。”


主要成果

经二十多年挖掘和大量科学实践于2009年首次恢复重现茶百戏技艺,并根据古籍记载创编点茶16道演示程序,同时根据古籍记载创立丹青流茶室插花

2010年发表茶百戏论文在《中国茶叶》和《茶叶科学技术》2013年1月茶百戏相关技艺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2013年编著的《复活的千年茶艺--茶百戏》出版

2016年被福建省茶叶学会评为首届品牌茶人

2017年被聘为丝路文化大使在中乌建交25周年庆典上展示非遗茶百戏

2018年编著的《中华茶百戏》,《丹青流茶室插花》出版


从艺感悟

探寻苦作乐,传承难亦守。保护和正确传承中华优秀非遗文化是我们的责任。

全国工美大师精品微拍平台
顶部
×
×
人气打赏
谢谢!打赏可增加大师的人气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