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典桥

我要认领

人物名称:姜典桥

出生地址:河南南阳

出生日期:1972年

行业类别:紫砂艺术

代表作品:陶刻作品《兰亭序》、紫砂壶姜刻”《沁园春.长沙》紫砂壶雕刻作品《瓦当四灵》、紫砂壶原创作品《鸿鹄》、《双立耳宝鼎壶》

人物简介

姜典桥(乔) 男,斋号琢陶轩,当代书法篆刻艺术家,“姜刻”刀法创始人,中央美术学院书法研究生,西安交通大学 客座教授,中国书协会员,河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南省玉石文化产业协会会员,河南玉石雕刻艺术大师,河南省南阳市工艺美术行业协会常务理事,南阳市镇平县书协副主席,南阳市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南阳市美术家协会工艺美术艺委会副主任;独创紫砂“姜刻”技法,题材取法商周青铜器、秦砖汉瓦,融汉简、章草、爨宝子为一体,以刀为笔,肆意而发。其紫砂陶刻讲求器型、图案、字型、内容“四位一体”,风格多变,技法高超,作品为海内外多家艺术机构收藏。

近距离观看姜典桥在紫砂壶坯上创作,是一种莫大的精神享受。一把普通的篆刻刀,在他手中成了挥洒自如的管翰——刀尖的一冲一切,一勾一挑,犹如笔锋的提按使转。刀过处,泥坯崩落纷纷,或深或浅的刀痕由点而线,由线而面……须臾功成,

紫砂陶刻以壶坯为载体,以刀为笔,创作题材诗、书、画、印毕备,为紫砂器具注入了艺术气息,入窑烧制后即成为可资赏玩的文房雅器。作为一个特殊艺术门类,紫砂陶刻兴于明清,盛于当代,散发着强大的艺术魅力,民间收藏者众多。

1997年开始,姜典桥从陶瓷壁画雕刻学习做起,苦练刀功之余,不忘修习书法,为后来的独立创作打下了扎实基本功。2003年跟随“中华第一刀”陈复澄先生学习陶瓷书画雕刻,相对于“紫砂陶刻”这一传统工艺名称,姜典桥更愿意将自己的创作手法定义为“刀笔书法”。在他看来,手中的刀就是笔,奏刀即动笔,并无本质区别。他的创作过程毋需起墨稿,字法、刀法、章法了然于胸,意在刀先,落刀成趣,以此达到每件作品的浑一性。

从紫砂陶刻技法层面来看,虽与篆刻有一定相通之处,但又存在较大区别。由于载体不同,功用差异,在紫砂器具上生搬硬套篆刻技法,往往使作品流于表面工夫,沦为仅具装饰性的工艺品,价值有限。清末篆刻大家赵之谦曾言,“古印有笔尤有墨,今人但有刀与石。”此论也可套用在当代紫砂陶刻领域,“有刀与石”的作品常见,“有笔尤有墨”的则至为稀缺。姜典桥的作品即属于后者。

他多年探索出的“姜刻”刀笔书法,糅合篆刻的金石味道与毛笔的书写感(笔墨感),奏刀过程中通过精微的刀锋使转,将紫砂陶坯的属性发挥到极致,一扫传统紫砂陶刻刀感枯燥、线条拘挛、表现力差的弊病。刀锋与泥坯碰撞,或轻或重,或疾或徐,如庖丁解牛,游刃有余。结字如书写,线条“枯、润、浓、淡”具足,在紫砂器具上创造了中国书法的另一种可能。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紫砂陶刻题材,多为传统山水、花鸟、人物及诗词名句等,同质化严重,作品容易落入俗套。姜典桥多年前就意识到这个问题,他将目光投向更高古的商周秦汉。为此,姜典桥曾多次到河南博物院、陕西省历史博物馆、阳陵博物馆、洛阳博物馆考察,流连于传世瑰宝的形制演变,造型艺术,装饰风格,功用材质……并花费数月时间反复观看商周青铜器考古纪录片,浸淫古意,陶冶情性,从吉金砖瓦寻觅创作灵感,精心提炼风格元素。

紫砂陶刻无法脱离器具本身。刻好一把壶,需要作者同时具备书法、国画、篆刻、雕塑、美学、考古学、文字学、平面设计等多个领域的专业素养。而作品达到的艺术高度,正是作者本人审美能力与技法的综合体现。多年的创作实践,姜典桥已不满足于汉瓦、石瓢、掇球等传统器型,他要跳出大众化的审美视野,实现从器型到题材、技法的创新,人文精神的独家表达。

根据预设选题,自主设计器型,是姜典桥近年来的主攻方向。2015年,姜典桥原创设计的“瓦当四灵壶”,灵感来自秦汉瓦当,壶身与壶盖图案完美结合,形神同一;2017年,姜典桥耗时半年多时间创制《鸿壶》,取意“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堪称壶中巨制。这把壶采用黄金段泥,高16厘米,容量400毫升。雁首四足,混方壶身,饰以西周凤鸟纹、金文,颇具后现代色彩,视觉震撼。这些原创器型,姜典桥投入了巨大精力与创造力,目前已申请外观专利多达16个。

姜典桥认为,紫砂器具本身是有气质的。不同形制的载体,采用何种装饰图案、文字内容,布排在哪个位置,都需要认真规划。篆刻界素有“七分写、三分刻”之说,紫砂陶刻则更考验作者的整体审美把控能力,“动刀之前,要尊重载体本身,比如装饰性的图案、文字内容要做到协调一致。造型偏现代、简约的壶,不适合金石味重的字体,用行书、章草或魏碑就很好;带有古典纹饰的壶,可以配搭大篆或小篆,这样整体风格上就不会有违和感。对于装饰性图案的把握,要清楚图案的风格源头,这样才能刻到位,“比如汉画像砖图案,重在神韵、神态,有一种粗犷美,人物的表情喜乐并不清晰。如果刻得太写实,反而失却了原来的味道。”

在创作中,姜典桥经常提醒自己,“不能成为一个只会机械动手的匠人。”艺术家的思维源自人格的自觉,一流的艺术家,无不至情至性至真,知道自己在干什么,更清楚在同行中处于什么位置。

“俯仰自得,游心太玄。嘉彼钓翁,得鱼忘筌(嵇康诗)”。脱胎于吉金砖瓦,发轫于松风林下。行以致远,推陈出新。姜典桥身上流露出的率真气质,投射在他的作品上,便有了商周遗韵、大汉雄风,有了饕餮夔龙,阙楼亭阁,有了舞乐百戏,祥瑞异兽,奇葩异卉……他来自于民间,却超越了时代。刀写金石意,点划尽风流。方寸天地宽,阳羡泥中求!

人物经历

2007 年 4 月--2009 年被评为中国建筑陶瓷博物馆“唯美雕刻工艺师”称 号;

2007 年 8 月 23 日为时任广东省省委书记张德江现场演示陶瓷刀笔书画;

2007 年 11 月 8 日为时任广东省省委副书记、省长黄华华现场演示陶瓷刀笔书画;

2008 年 7月 4 日时为时任国家副主席习近平现场演示陶瓷刀笔书法;

2008年成立琢陶轩工作室,创立“琢陶轩”、“典桥壶”等品牌;

2009年1月,陶版雕刻作品《兰亭序》荣获广东省第三届民间工艺精品展优秀奖,被中国建筑陶瓷博物馆永久收藏;(主办单位:广东省文学艺术联合会、广东省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 广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

2013 年 1 月 8 日,书法作品入展首届“河洛书风”书法大赛,作品被《中国辉煌》大型历史文献丛书收录;

2013年3月,加入河南省洛阳市书法家协会会员;

2013受邀香港《大公报》整版人物专题:“典雅好似春风,闲适如过溪桥”报道;

2014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专利保护作品:“瓦当四灵壶“刊登于《中国紫砂》;

2015年1月16日,香港《大公报》中国证券“金紫荆”系列报道“静谧的紫砂艺术”琢陶轩镂刻琐谈专题人物整版《典桥壶?青铜元年》;

2016年6月,担任东莞市硬笔书法家协会 常务理事;

2016 年 6 加入河南省书法家协会 会员;

2018年3月16日,受聘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学而”讲坛客座教授。主讲《陶瓷简史与紫砂陶刻装饰艺术创作》专题讲座;

2018年10月29日,“改革开放40周年,典桥壶献礼鹏城”,与深圳市龙岗区文联和60余位深圳书法家联袂在国风艺术馆举行; ( 与深圳市 龙岗区文联主办)

2018年11月30-12月31,由东莞市青少年活动中心主办:《紫砂壶工艺普及》姜典桥作品邀请展;

2020 年 5 月 15 日,3件汉画阳刻紫砂壶作品被中国洛阳博物馆收藏;

2021 年 3 月 1 日,汉画紫砂壶作品被江西省文化馆永久收藏;

2022年5月10日,受邀《书法报》书画天地.艺廊 整篇报道“吉金砖瓦 刀笔风流”人物专访;

2022 年任南阳市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

2022年授予河南玉石雕刻艺术大师称号;

2022年9月任南阳市美术家协会工艺美术艺委会副主任。

全国工美大师精品微拍平台
顶部
×
×
人气打赏
谢谢!打赏可增加大师的人气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