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美新闻

熔铸东西,朱炳仁当代艺术首次欧洲个展开幕!

工美集2018-12-17

中国青铜文化历史悠久、工艺精湛;2008年,“铜雕技艺”入选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为了更好地把中国非遗文化推向世界,由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和柏林中国文化中心共同主办,浙江朱炳仁铜雕艺术博物馆承办的“中国非遗·铜雕艺术展”在柏林中国文化中心开幕。展览于当地时间12月10日晚7点正式拉开帷幕,展期直至2019年1月15日。

中国非遗朱炳仁艺术展剪彩

开幕式现场

中国驻德国使馆公使衔参赞张瑱、柏林中国文化中心主任陈建阳、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外事处副处长杨惠、国家级非遗铜雕技艺传承人朱炳仁、策展人安特卫普皇家美术学院院长巴特·艾克曼斯、泰勒艺术基金会主席让·佛郎索瓦·拉利约为开幕式剪彩,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非遗处副调研员叶涛,阎淑芬等来自法国、德国、比利时的一百多名艺术家及多家媒体记者应邀出席开幕活动。

中国驻德国使馆公使衔参赞张瑱和朱炳仁合影

柏林中国文化中心主任陈建阳致辞

朱炳仁向陈建阳主任和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外事处副处长杨惠介绍作品

泰勒艺术基金会主席让·佛郎索瓦·拉利约先生致辞,他表示,朱炳仁的艺术思考了很多关于历史、人类存亡、文明发展趋向的问题,他是一个非常有思想深度的艺术家。


朱炳仁还就他对中德艺术的见解做了精彩的分享,现场国际广播电台欧洲站、CCTV科教频道、CCTV欧洲总站、新华社、环球国际咨询电台等海内外多家媒体争相采访报道,其中CCTV科教频道探索发现栏目将对朱炳仁在欧洲的艺术交流及活动进行全程跟踪拍摄,后期制作成120分钟左右的纪录片。

央视"新闻直播间","朝闻天下","文化十分"十分深度等栏目播报朱炳仁欧洲艺术之行。


此次展览,是柏林中国文化中心2018年压轴大展,也是2019年开年大秀,同时是朱炳仁第一次到欧洲举办艺术展,展览特邀了比利时安特卫普皇家艺术学院(梵高母校)院长巴特·艾克曼斯先生策展。此次展出的作品融合了中国传统铜雕技艺和现代熔铜工艺,多层面展示中国传统非遗技艺的当代表达,有着独特的观感效果和鉴赏价值。其中,展品《稻可道》曾赴新加坡中国文化中心展出,引发观众对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关注;《宋画迷宫》曾参加2017年威尼斯双年展,既是作者对宋画的畅想,又凝聚了其对传统文化和当代艺术的思考;《圆明园之魂》组件具现代造型艺术特点,再造中华传统文化的经典之作。



朱炳仁与策展人安特卫普皇家美术学院巴特院长在合作作品前合影。


2006年,因一场意外之火,朱炳仁首创了熔铜艺术,在他看来,熔铜是他脑海中各种“印象”最完美的表达方式。作品彻底摆脱了模具的束缚,使成型过程中的铜随遇而安,更千变万化,自然绽放,也承载了他对中国哲学、文化艺术及民族精神的“印象”。



策展人安特卫普皇家美术学院巴特院长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朱炳仁的作品是能够‘触及欧洲人民心灵’的艺术,朱炳仁的铜雕作品同时结合了中国传统与当代艺术。”


作为全欧皇家艺术学院艺术评审主席,巴特院长曾在今年4月份来到杭州,到江南铜屋和朱炳仁工作室考察交流。巴特院长对朱炳仁艺术给予高度评价,并专门为此展撰写了评论。这是巴特前所未有地以独特的视角,评论一位东方艺术家。这篇长文呼吁西方艺术界要亟待重视朱炳仁的出现,与其它东方艺术家不一样的是,朱炳仁是根植东方融汇西方,从传统走向当代的艺术家。

媒体记者在展览现场采访观展的德国雕塑艺术家。


巴特院长说:“朱炳仁的作品在文化传承方面是可见的,另一方面,它用祖先的语言,讲述的却是一个当代的故事”。而谈到对作品的挑选时,他说,“我主要考虑的是能否引起西方观众的共鸣。我认为,艺术是思想的载体,所以这里展出的不仅仅是雕塑作品,更是朱炳仁的哲学理念,给人以启发。”

韩国驻德国文化参赞观赏作品《图腾》

媒体记者在展览现场采访观展的德国雕塑艺术家

现场观众留言

前来观展的有很多是当地的“业界同行”,还有很多普通民众慕名前来。一位玻璃艺术家感言,“用热玻璃和铜液进行艺术创作其实有异曲同工之妙”,一位剧院戏服设计师对《稻可道》非常喜欢,表示这个作品会让人想到太阳和温暖,表现的是稻谷这种食物,雕塑的材质却是铜,这种矛盾很有趣。





部分展 览 作 品


阅读量 40910
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