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称:杨晓锋
出生地址:禹州
出生日期:1970年
行业类别:陶瓷艺术
荣誉称号: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杨晓锋,1970年出生于钧瓷圣地禹州市神垕镇,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中国陶瓷艺术大师 ,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河南省陶瓷艺术大师,非物质文化遗产钧瓷代表性传承人。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禹州市杨晓锋工作室主任兼艺术总监。自幼受父亲杨志钧瓷艺术创作的熏陶和泥土灵性的感染,加之自己对钧瓷艺术的天赋与酷爱,早在童年就步入了钧瓷艺术的海洋。
1985年,进入禹州市钧瓷一厂工作。1986年,进入钧瓷一厂实验室工作。1987年跟随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刘富安学习钧瓷制作技艺。1988年,在景德镇陶瓷学院进修,师从周国桢教授。1989年协助父亲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杨志创建杨志钧瓷艺术研究室。2000年,与父亲共同创建杨志钧瓷有限公司。2006年,被评为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2008年,被河南省总工会授予“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2010年,被河南省文化厅授予“物质文化遗产钧瓷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称号。2012年,创建杨晓锋工作室。
杨晓锋出身于钧瓷世家,其父杨志乃是中国陶瓷工艺美术大师,言传身教,使他从小便深受钧瓷艺术的熏陶和滋润。他后来又师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刘福安,学习陶瓷艺术创作技艺。由于他肯吃苦,悟性好,深得师傅和单位领导器重,被保送到江西景德镇陶瓷学校深造,是师从著名陶瓷专家周国祯,吕品昌教授,学习陶瓷雕塑和美学理论等艺术学科,这使得他的钧瓷技术得到更全面的提升。经过二十多年的奋斗探索,他在钧瓷艺术方面独成一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2009年,杨晓锋在传统手拉坯技艺基础上,独创“杨氏悬空无接缝拉压技法”,在向上拉坯的基础上,实现向下拉坯,无缝成型。此法打破了过去大器型必须采用注浆或脱坯制作的藩篱,不但填补了拉坯不能做双层或多层悬空成型的空白,而且使拉坯的艺术价值有了质的飞跃。
2011年,受2008年奥运金镶玉奖牌的启发,杨晓锋将金镶玉的民族传统文化创造性地应用到了钧瓷作品上,将三者融合于一身,实现了多种材料与钧瓷镶嵌工艺的完美组合,使作品更具有文化价值和艺术表现力。
杨晓锋与父亲一起,改进传统工艺,创出“满釉圆形支圈法”,在作品底部圈足施釉,圈足以内内凹,用带透气孔的圆形支圈支起烧制。这样生产出来的作品,底部光滑,无论在手感方面还是在实用性方面,均十分人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