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称:刘云帆
出生地址:天水武山
出生日期:1980.12
行业类别:工艺美术
荣誉称号:甘肃省工艺美术大师
工美职称:高级工艺美术师
代表作品:《玉帛之路》
刘云帆: 1980年、刘云帆刺绣艺术工作室主创、甘肃省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教授、高级工艺美术师、甘肃省工艺美术大师。甘肃武山人,曾就读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国工艺美术大师2014一2015高级研修班,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旅游学院特聘教授,武山刺绣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天水苏蕙文化研究协会理事
从小随祖母学习武山刺绣,高中毕业后为提高刺绣访学江南,为整理挖掘陇绣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查阅和走遍陇原大地,将刺绣带入院校,为传承优秀的传统技艺带来了新的生机。
刘云帆在汲取苏绣湘绣养分的同时,又积极探索挖掘了甘肃陇绣,从而形成了自己特有的刺绣风格,其作品地域性、民族性、色彩感很强。
在刺绣艺术道路上,自幼跟随祖母赵绣珍学习刺绣。一直受到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吕存先生的指导和恩师中国刺绣大师梁雪芳先生的指点,2015年拜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黄培中先生和刺绣大师王建华夫妇为师。
作品《石窟遗韵》,以及敦煌麦积山石窟,壁画等一系列作品,分别获2012年、2014年甘肃工艺美术百花奖一等奖,《陇上天马》获得第二届西北非物质文化博览会刺绣比赛二等奖。同年刺绣作品,《敦煌菩萨》还被国家图书馆典籍博物馆收藏。
中国刺绣中青年人才国家艺术基金学员,甘肃省工艺美术大师,纤维刺绣艺术家,天水刺绣代表性传承人,陇绣领军人物。2018《振兴传统工艺》清华大学学员。现为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教授,系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民间文化专业委员会委员,甘肃省工艺美术协会常务理事,天水市金石拓片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天水苏惠文化研究会理事等。
在清华美院纤维工作室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一行十三人的来访,以及三十一国外交官访问清华美院纤维艺术工作室做展示演出。2013年1月,《石窟遗韵之—拉梢寺菩萨造像》获第十二届甘肃省工艺美术百花奖创作创新一等奖。2014年10月。由南通市人民政府、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国国家画院公共艺术院主办的“从洛桑到北京”第八届国际纤维艺术双年展于2014年9月30日至10月16日在南通1985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举行。本次展览以“容?融”为主题,展出来自美国、英国、波兰、加拿大、意大利、瑞典、丹麦、德国、巴西、荷兰、澳大利亚、格鲁吉亚、韩国、日本等43个国家和地区的240余件作品。我市刺绣大师刘云帆作品《脚印》获优秀奖,并于10月15日随清华美术团去美国五个城市进行为期25天的艺术交流巡展。刘云帆参展的作品《脚印》在优秀奖中名列前茅,其作品以麻为媒材,以武山麻鞋为灵感进行的创作。作者说,他在水帘洞麻线娘娘纺线的传说中发现生活中实用朴实的美,从而把传统工艺的实用美上升到人类足迹的精神美,成为一种软雕塑的装置。
一份荣誉,一份责任,刘云帆现在除了在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给学生授课外。还组织了西和乞巧妇女刺绣培训班。甘肃庆阳妇联刺绣培训班等活动,将刺绣技艺推广开来。他说:“从咱们家乡进行一个闲散劳动力的培训,把刺绣更细致的在基层推广开来,发动村民做一些旅游纪念品、装饰用品、这样不仅推广了我们的传统文化,而且可以增加村民的收入。”刘云帆认为这才是作为非遗传承人应该做的。
2015年为中国失学儿童医疗救助捐赠《敦煌菩萨》刺绣。经常会选择一些为乡村孤寡老人送温暖活动、为智障儿童送温暖活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