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称:曾纪荣
出生地址:江西景德镇
出生日期:1955年
行业类别:陶瓷雕塑
工美职称:高级工艺美术师
代表作品:《天女散花》、《西方三圣》、《向往春天》
曾纪荣,“瓷雕曾”第三代传人,从曾龙升到曾山东,将景德镇陶瓷雕塑从一个高峰推向另一个高峰。“瓷雕曾”以圆雕为主,综合了浮雕、捏雕、镂雕,是雕刻行业集大成者,同时从木雕、国画、泥塑等其他艺术门类汲取营养,以天才之力融合创新,形成了独有的技法表现、艺术经验和创作思想,丰富并发展了景德镇瓷雕艺术,大大提升了景德镇雕塑艺术水平和地位,成为传统雕塑艺术的宝贵财富。
和其他从事瓷雕的艺术家相比,世家“瓷雕曾”作品特色非常鲜明。一是人物神态形态不同,有神韵;一是细腻度高、细节繁多复杂,技法上比别人精细。例如瓷雕人物上的衣服像是穿薄纱,有飘逸美感,而别的人做得跟穿棉袄一样,衣服往下沉。
“瓷雕曾”到了三代曾纪荣手中得到很好继承,并有所发展。曾纪荣1955年生,13岁起正式跟随父亲曾山东学艺,受到严格教育,十五六岁时进入雕塑瓷厂,1979年参加职称晋升考试,独立完成《向往春天》,被评为第五名并荣获美术设计师职称。1989年全家应邀赴港举办“曾山东陶瓷世家作品展”,集中体现了瓷雕精湛技艺和艺术特点,香港亚洲电视台为此作了现场直播。香港《大公报》和《文汇报》对其做了大篇幅报道并受到好评,为厂部定下了大量的订单,受到表彰。2011年6月被中国艺术科学院、中国工艺美术家协会(AI)授予陶瓷艺术大师称号。因为雕塑的苦和累,曾纪荣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就腰肌劳损,但仍坚持创作。曾纪荣从做坯开始,全面掌握了印坯、翻模、上釉、彩绘、烧成等整套雕塑制作的工序,从而对瓷雕创作有了属于自己的新理解。一件瓷雕作品的诞生,主要分创作模种和模种生产两大阶段,曾纪荣与前人的不同就在于,他对后一个阶段更为了解和熟悉,并亲力亲为,从生产工艺角度回观前一个阶段,会产生新感觉,提出新的创作表现要求。
曾纪荣和父亲曾山东一起,合作了很多备受赞誉的作品。20岁就与父亲合作完成《天女散花》、《和合二仙》、《三宝佛》、《单刀赴会》等作品,分别获奖,有的被选作国家礼品瓷,有的陈列于北京人民大会堂。曾纪荣的创作延续了“瓷雕曾”的风格,又有自己的特色。他以人物创作为主,动物塑造为辅。老一辈艺术家们认为,和前人的创作相比,曾纪荣的美女人物表现有所超越。改革开放后,大型瓷雕开始流行,曾纪荣在此方面也有突破,并积累了新经验新表现。传统雕塑的发展离不开曾纪荣和老辈们的坚守,也正是因为他们的不畏艰苦、不随波逐流,让“瓷雕曾”百年历史得到了传承。
2016年受杭州美院教授之约共同为杭州G20峰会设计陈设瓷《西子姑娘》,受到领导与各界人士的好评。同年,因早年积极配合当地政府开设福利工厂教导聋哑人学习瓷雕技艺,帮助聋哑学生就业而被电视台报道,并获评“全国最美家庭”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领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