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萍

我要认领
人物简介

从艺经历

      张晓萍出生于1966年,祖上是书香门第,奶奶从小受传统文化熏陶,擅长刺绣、剪纸、雕刻等手工艺品制作,逢年过节、子女婚嫁、新生儿出生,张晓萍的奶奶、母亲总要制作各种刺绣品祝福。张晓萍说,对于祖辈人来说,女人刺绣、剪纸,就像准备一日三餐那样简单。她母亲今年81岁,各种布料、丝线,不用构思便可绣成老虎枕、蟾蜍包等,成为具观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的艺术品。


      “小时候,每次见到奶奶和母亲制作手工艺品,我就跟着学。”张晓萍说,她的舅舅也是木雕手艺人。从小耳濡目染,让她对那些赋予吉祥寓意的精美手工艺品有着特别的情感。初中毕业后,张晓萍带着对传统艺术的无限热爱,报考幼师专业。这样,她在学校系统地接受美术教育,加上善于钻研、细致耐心,让她的手工制作更上一层楼,对传统剪纸、刺绣、雕刻技艺有了深层次的理解。


       在学习传统艺术期间,细心的张晓萍发现,每逢节庆,她的奶奶和母亲就给家人赠送染过色的“彩鸡蛋”,还在蛋壳画上花鸟、鱼虫等图案,写上“福”“寿”等字,并将废蛋壳剪成各种小动物,祝福家人平安健康、吉祥如意。这个时候,张晓萍就成了奶奶和母亲的帮手,她也逐渐喜爱上这种制作手法。


      于是,张晓萍思谋着将传统蛋绘变成人们更容易接受的观赏性艺术品,而不仅仅局限于节日使用。开始,她在鸡蛋上绘画,但鸡蛋在没有取蛋液的情况下,时间长了容易变质。为解决这个问题,她在蛋壳大的一头居中打孔,用一次性注射器吸出蛋液。“取蛋液是一门技术活,在蛋壳上开的孔过大,就会影响后期制作影响,孔过小会影响蛋液清理。”张晓萍介绍,取出蛋液后,还要用一次性注射器把清水注入蛋壳内,反复数次洗净蛋壳,直至蛋壳在光线下变得通透才行。


       取出蛋液后,张晓萍结合传统木雕、剪纸技艺进行创作。在张晓萍工作室的陈列柜中,摆满各种各样的蛋类艺术品,有蛋绘、蛋雕、刺绣等,素材有人物肖像、花鸟鱼虫、京剧脸谱、诗文字画,还有一些西式风格的作品。这些艺术品融传统技法与现代艺术为一体,运用阴刻、阳刻、线刻、浮雕、影刻、点刻、拼雕、套雕、衬雕、镂空、镶嵌等诸多复杂多变的雕刻技法,主辅相成,形象惟妙惟肖。

技艺简介

在一个完整的蛋壳上,沿着图案的轮廓钻孔,然后用彩线、丝带等按照刺绣的针法把图案绣在蛋壳上。整蛋绣的最大特点是除了针能穿过的小孔,蛋壳是完整。

主要成果

2012年8月受自治区侨外办委派,去菲律宾从事华文教学一年。

2014年8月14日,宁夏固原大城小事微信平台首次报道了蛋雕艺术及创作

2014年10月17日“固原日报”第222期“文化固原”栏目介绍其作品

2014年11月11日固原电视台“印象六盘——魅力固原”栏目对蛋雕做了专题报道

2015年宁夏新消息报2015年8月3日以题目:“六盘山奇女子  蛋壳上玩刺绣”做了报道

2016年5月,经选拨参加由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主办、宁夏政府侨办承办、德国斯图加特汉语学校协办的“2016中华文化大乐园——德国斯图加特营”夏令营活动,在活动期间主要承担蛋雕及传统手工教学

2017年5月,固原电视台“德行大原”栏目以“张晓萍筑梦蛋壳”再次报道

从2014年开始,把蛋雕技艺教传授给学生、教师、职工

从艺感悟

因为喜欢,才坚持到现在,以后将继续努力,把中国传统的手艺发扬光大!

全国工美大师精品微拍平台
顶部
×
×
人气打赏
谢谢!打赏可增加大师的人气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