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卓予

我要认领
人物名称:王卓予
出生地址:江西赣州
出生日期:1927年生
行业类别:雕塑
代表作品:《红军过草地》《夏日》《李灿像》《聂耳像》《章太炎像》《戚继光像》《冯雪峰像》《晨读》
人物简介
1927年4月13日出生于江西南康潭口镇。
1948年考入杭州国立艺专雕塑系。1951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毕业后在华东文化部艺术处工作一年。
1953年跟随刘开渠、萧传玖先生进京,参与中国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的创作工作。这是中国雕塑史具有纪念意义的重大项目,王卓予先生以他深厚、严谨的造型能力与萧传玖先生共同承担起南昌起义、渡江两块浮雕的创作,并参与辛亥革命部分的浮雕创作工作。
1957年回母校任教,与萧传玖等老一辈雕塑家共同承担起雕塑系的教学重任。
1976年“四人帮”刚刚被粉碎,国家秩序初步恢复。经过十年“文革”的浩劫,学校的教学秩序遭到彻底破坏,处于极其混乱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王卓予先生带领全系教师建立并调整各项规章制度、筹备教学设施、编写教学大纲,以极大的勇气和无私的奉献精神勇敢地肩负起恢复雕塑系正常教学秩序的重任。
1977年在北京参加《毛主席纪念堂》群雕的创作。
1978年起,王卓予先生担任雕塑系主任。在先生的积极带领下,全系教师共同努力使雕塑系各项工作圆满就绪,终于在1978年9月迎来了文革后雕塑系招收的第一届学生。
1979年王卓予先生跟随中国雕塑家代表团赴意大利、法国考察。回国后他写下《意法游记》、《意大利的教堂艺术》等文章,组织编撰并出版了《外国城市雕塑选》,介绍国外城市雕塑建设的经验,为发展中国城市建设提供了非常有力的参考意见,为我国城市建设写下了浓重的一笔。
1978年至1987年王卓予先生担任浙江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主持雕塑系工作的十年间,任劳任怨、勤勤恳恳、殚精竭虑,为雕塑系的快速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教学上他主张严格的基础训练,亲自联系并领导一些大规模的社会创作,如普陀山普济寺庙大殿佛像制作、克拉玛依矿史浮雕、宁夏展览馆建筑浮雕等。通过这些实践大大丰富了教师的创作经验,促进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从教的三十年中,他授课严肃认真,却不失和蔼可亲,在严谨的教学中能够充分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如今,他的学生早已遍及全国各大院校,成为教学、科研、创作的中坚力量。
先生历任浙江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教授,浙江省雕塑家协会主席、浙江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浙江省城市雕塑规划委员会副主任、浙江省第六届人大代表、全国城市雕塑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王卓予先生作为中国现代著名雕塑家刘开渠先生的得意弟子,新中国自己培养的第一代雕塑家,在艺坛上辛勤耕耘了四十余载,创作成果丰硕。他的作品朴素、敦厚、简逸而细腻真切、造型质朴凝炼,注重法度,人物形象个性鲜明,内涵丰富。代表作有《潘天寿》(合作)、《赵伯先像》(合作)入选全国城市雕塑设计方案展;《拼搏者》(获第六届全国美展优秀奖);《春曲》入选首届全国城市雕塑作品展获全国美展优秀作品奖;《铁工》入选第一届全国美术作品展;《拼搏者》、《陈毅像》入选第六届全国美术作品展;其他作品还有《红军过草地》、《夏日》、《李灿像》、《聂耳像》、《章太炎像》《戚继光像》、《冯雪峰像》、《晨读》等。
2010年12月11日,中国共产党党员、著名雕塑家、美术教育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原雕塑系主任在王卓予先生因病在无锡逝世,享年83岁。
全国工美大师精品微拍平台
顶部
×
×
人气打赏
谢谢!打赏可增加大师的人气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