寸彦伟

我要认领

人物名称:寸彦伟

民族:白族

出生地址:云南省大理白族州鹤庆县新华村

出生日期:1971.07.14

行业类别:手工金银器制作

代表作品:经典锤纹银壶.金壶

人物简介

寸彦伟,白族,1971年出生于云南省大理州鹤庆县的新华村,有着长达千年的打制银器手工艺历史,是“中国民间艺术之乡”。新华村八成以上的村民都是世代相传的银匠,村内日夜响着制作银器的小锤敲打声,到处可见闪亮的银制品,“小锤敲过一千年”的美名由此而来。其中,寸氏是村内的大姓,也是村内传承人数最多、最为著名的银匠世家。寸彦伟就出生于这样一个满蕴着银器文化的世家之中。从1988年开始,未满16岁的寸彦伟就跟随父亲学习银器加工制作技艺,先后到过西藏的那曲、拉萨,青海的塔尔寺,甘肃的兰州、夏河、緑曲、玛曲,四川的理塘县、香格里拉德钦县等藏族地区,主要给当地藏民加工银腰带、佛箱、藏刀、耳环、戒指等藏民们喜爱的银器银饰品。为藏民们打制出一件件精美的银饰品过程中,寸彦伟银器锤揲、錾刻、焊接的功力也在一步步提升。每到一个地方打制一段时间,当地藏民口耳相传,等候一两个月也都指定要他打制的银饰品,并以戴上“小寸师”的银器作品为荣,“小寸师”的美名也在藏区多地散播开来。2006年,新华民族旅游村的开发建设正热火朝天的进行着,随着新华匠人声名远播,来到村内旅游的外地游客络绎不绝。出门在外从艺多年的寸彦伟在家人和朋友的劝说下,回到新华老家,开始打制银手镯、银酒具等旅游商品,由于作品精湛,颇受游客青睐。

2007年的一天中午,寸彦伟正在专心致志的錾刻一只手镯,以至于有个游客在边上驻足观看了半个多小时他都没发觉。“师傅好,我一路问过来您打制银器的技术相当好,想请您打把银壶烧水喝”,这多少有点颠覆当时寸彦伟的思想,以前在藏区打过酥油茶壶,但用来烧水喝的银茶壶还未曾有人订做过,但出于对自己手艺的自信,寸彦伟欣然答应了下来。跟着客人交流的过程中,银壶的模样已经了然于胸,画出草图后,寸彦伟开始了熔银、开料、锤窝……第一个壶身打了两天,自己看着不满意,回炉重造,第二个壶身还是不满意,第三个,第四个……直到第11天,壶身终于达到了自己想要的效果。一把银壶的打制,极大考验银匠师傅的锤揲、錾刻、焊接功力,普通的银匠师傅往往只掌握其中一个环节,而寸彦伟巧妙运用之前打制酥油茶壶的经验,展示出高超、全面而综合的金工功底,打制出了令人耳目一新的银壶。当客户拿到银壶成品时,对寸彦伟的锤揲技艺称赞不绝,高难度的银壶制作工艺不但没有让他觉得繁琐,反而激起了寸彦伟挑战自我、不断升华自己银器加工制作技艺的决心,那一天,寸彦伟作出了继续打制银壶的决定,从此开启了“新华银壶第一人”的漫漫壶途。由于他制作的银壶精美绝伦、市场罕见,迅速赢得了市场的青睐,全国各地的银壶爱好者、收藏家和经营商家,纷纷慕名而至,以至于他的银壶产品很快走向了全国乃至世界,产品供不应求,订单应接不暇,声名远播各地。随着打制银壶的经验一点点累积,寸彦伟把很多银壶的款式都能打得神形兼备,十分好看,且出水流畅,十分好用,可谓实用与收藏兼具。而后又研发了颇具传统风格和民族特色的各类银壶两百多款,同时培养了一大批打壶能手,现在新华村很多打制银壶的高手都曾习于彦伟门下,而后自立门户,开枝散叶。“好多徒弟都能闯出自己的一片事业,是我从艺生涯最值得骄傲的事。”寸彦伟对徒弟自立门户的看法,让我们看到新华匠人的宽广胸怀。时至今日,新华银匠圈子内公认寸彦伟打制了新华第一把银壶,而后几年引发了新华村的打壶热潮,可以说,他“新华银壶第一人”称号是实至名归的。现在在新华村乃至鹤庆县,从事银壶加工的银匠不下500人,银壶已经代替新华村传统的金银器产品,成为了鹤庆县银匠们产量和产值中最大的金银器产品,也是他们谋生致富的首选加工产品!近些年,在寸彦伟的示范和带动下,鹤庆县依靠银壶发家致富的银匠比比皆是。新华银壶第一人,无人不识寸彦伟。醉心于工艺的他,并没有走品牌抑或大师路线,而是把精力都付诸于新工艺的探索和新作品的设计创作之中。现在的寸彦伟不止打制银壶,更打制出了工艺要求更高的纯金茶道器具,“新华金壶第一人”的名号也不胫而走。“不断突破自我,追求极致工艺,引领制壶之路”,寸彦伟对自己的要求一直都未放松,现在儿子寸晓林也跟着自己认真学手艺,也是寸彦伟除了创作之外,最为欣慰的一件事喝完一壶早茶,拿起木把已被老茧磨得锃亮的锤叮叮当当的锤音汇聚成了寸彦伟工坊最美城曲”。

全国工美大师精品微拍平台
顶部
×
×
人气打赏
谢谢!打赏可增加大师的人气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