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合,男。1942年出生,河南省禹州市神后镇人,非物质文化《钧瓷烧制》传承人,中国钧瓷工艺美术大师,河南省陶瓷艺术大师,北京影视艺术学院古陶瓷研究所艺术顾问,神后镇“天合坊”董事长。
自幼受钧瓷文化熏陶,在窑炉建造、陶瓷烧成和各种釉色的配制方面有丰厚的实践经验。
1976年和杨富州在神后率先建造一立方米钧瓷窑。
1981年成功地烧造出仿宋天青红斑的五指碗产品,受到国内外收藏家的关注。
1987年被北京影视学院古陶艺术研究会聘为钧瓷艺技顾问。
1988年香港记者夏捷女士采访和报导。
2006年秋天,烧造出自康熙年间以来已绝烧的炉钧金斑釉产品,引起专家和业内人士的青睐。
2006年11月由中国陶瓷协会、河南省人民政府主办的第三届中国钧瓷文化节五大名瓷作品评比会上,参展炉钧金斑釉产品有两件荣获金奖。
2006年12月中原陶瓷名家精品展中,炉钧金斑釉高足盘被专家评为最佳珍藏品。
2006年被河南省报业集团、河南省国家资产官委会、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工商联评为行业领军人。
2007年4月份在上海举办的中国收藏家喜爱的工艺美术大师和精英评选活动中,炉钧金斑釉展品“钵”被评为金奖,王金合被评为中国收藏家喜爱的工艺美术大师。
2007年获“河南省陶瓷艺术大师”称号。
2007年作品“钵”获中国收藏家喜爱的艺术大师和精英评选活动金奖。
2007年作品《钧艺罐》《八钉瓶》获第四届禹州-中国钧瓷文化节钧瓷作品展“珍品奖”。
2008年获得“中国钧瓷文化终身成就奖”。
2010年第一届中国陶瓷创新设计大赛《佛山》作品“如意尊”获得银奖。
2010年作品《益寿樽》《步步高》在上海世博会上作为高端国礼赠送给尼泊尔总统亚达夫。
2010年作品《如意瓶》获第九届全国陶瓷艺术设计创新银奖。
2011年荣获“河南省杰出陶瓷艺术大师”称号。
2011年获“禹州市首届创业创新人才”荣誉称号。
2013年,被全国工商联授予“中国传统工艺大师荣誉称号”
2015年,被河南省工艺美术专业艺术馆联谊会聘任为河南省工艺美术馆研究员
2016年,荣获年度中国民间文物艺术品最高荣誉奖终身成就奖
2017年,王金合作品《天韵》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
中央电视台10套栏目、人民日报,中央四套,香港凤凰卫视、河南省电视台午间新闻栏目、大河报、许昌电视台、禹州电视台及河南日报、今日安报、河南青年导报、许昌晨报等多家媒体对王金合烧造的炉钧金斑釉产品进行采访和指导。
钧瓷大师王金合获奖情况
2006年,炉钧金斑釉作品在第三届中国钧瓷文化节五大名瓷作品评比会上获金奖;
2006年,炉钧金斑釉《高足盘》在中原陶瓷名家精品展上被评为最佳珍藏品;
2006年,作品《金斑荷口瓶》获中国五大名窑陶瓷作品展评珍品奖;
2007年,炉钧金斑釉《钵》 在上海举办的中国收藏家喜爱的工艺美术大师和精英评选活动中获金奖;
2007年,作品《钧艺罐》获第四届禹州·中国钧瓷文化节钧瓷作品展评珍品奖;
2010年,作品《出戟尊》获钧瓷文化台湾行作品展评会“珍品”奖;
2010年,作品《如意瓶》获第九届全国陶瓷艺术设计创新评比银奖;
2010年,在中国陶瓷协会主办的第九届陶瓷大赛上,作品《如意瓶》荣获银奖;
2010年,作品《鼓钉瓶》荣获首届中国历史名瓷烧制技艺大赛银奖;
2012年,作品《长颈瓶》被河南省工美行业协会评为银奖;
2012年,作品《宽肩瓶》被河南省工美行业协会评为银奖;
2012年,作品《金钟尊》被河南省工美行业协会评为银奖;
2012年,作品《贯耳瓶》在第二届大地奖评选中被评为银奖;
2013年,作品《钵》被河南省工美行业协会评为金奖;
2013年,作品《挂盘》被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轻工珠宝首饰中心评为金奖;
2013年,作品《福禄万代》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轻工珠宝首饰中心评为铜奖;
2013年,作品《福禄瓶》在第二届河南省钧瓷窑变艺术创新大赛中被河南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评为银奖;
2013年,作品《竹节瓶》在第二届河南省钧瓷窑变艺术创新大赛中被河南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评为银奖;
2013年,作品《淑女瓶》在第二届河南省钧瓷窑变艺术创新大赛中被河南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评为最佳创意奖;
2015年,作品《富贵瓶》被国际陶瓷艺术展组委会评为金奖;
2015年,作品《硕瓶》被国际陶瓷艺术展组委会评为金奖;
2015年,作品《太白尊》在中国陶瓷艺术大展暨第十五届全国陶瓷艺术创新评比中荣获铜奖;
2017年,作品《福运》在第五届河南省陶瓷钧瓷窑变艺术创新大赛中被评为银奖;
2017年,作品《太白尊》在第五届河南省陶瓷钧瓷窑变艺术创新大赛中被评为金奖;
2017年,作品《硕瓶》在第五届河南省陶瓷钧瓷窑变艺术创新大赛中被评为金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