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名称:花好月圆
规格尺寸:40*40*10(mm)
作品材质:和田白玉
作品:这件作品是参加国家艺术基金2017年度《当代玉雕艺术创作人才培养》学习活动时实践课时创作,当时扬州玉器厂分给30名学员每人一个白玉手镯芯,当时看着料坯不是太大,做一个女式的胸前吊坠挺合适,我本人挺喜欢莲月题材,就以莲月心为基本形态创作,就好似明月照耀下的一枝傲骨白莲摇曳生姿。
作品名称:隐画仙
规格尺寸:不规则形状
作品材质:和田籽料
作品:这件作品是一位客户提供的材料,形状不规则毛病挺多,当时设计的时候很是伤了一些脑筋,后来偶然欣赏到清代萧晨先生的一幅踏雪寻梅图大体结构跟这块料子皮色部分的黑色纹理相似,于是借鉴这幅图,并引用八破图的风格进行设计。这件作品想要表达的思想是在创作踏雪寻梅图之初作者引经据典,参考画作,历经数次失败才最终获得成功留下经典,并将失败的作品付之一炬,只剩唯一。意指每一件成功的作品创作过程都是非常不易,而能让自己满意并流传下来的都只是那唯一。
秃毫淡墨描八破,碎卷残书隐画仙。
作品名称:上善若水,厚德载物
规格尺寸:25*10*6
作品材质:加拿大碧玉
作品:这件作品是以大运河文化为题材创作的一件文创作品,因为在扬州生活了多年便把文化框架定在了扬州。我选择了曾经出土于广陵王墓的龙勾为作品轮廓,龙钩的曲线美使得其看起来似一朵浪花,又如一个桥梁,在我的作品中它更是一个载体,它承载着一段历史,记录了一方文明。既然是“大运河文化”,那么作为这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必然少不了船只。而在历史的长河之中,船只所代表的不仅仅是物质的运输以及作为交通工具这么简单,它所行驶的使命还包括了习俗、文化、风土人情等等。我的作品中便要有一艘这样的船:以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为核心,凝聚了众多人文物质思想,大一统大运河两岸文化,同时传播沿岸各地民风习俗,促进了艺术、商业、物资等的传播。古时海河运输人们判别方向轨道靠的是日月星辰,其中北斗七星一直是给人们指明方向的存在,而现如今,我国的北斗导航系统更是作为国家之眼,引领前行,在我的作品中便要以北斗七星作为引路明灯,同时当头一个信字,在这个信仰信用缺失的年代意在提醒人们当以信字为本。
龙兽部分我准备借鉴隋朝龙头造型,因为在历史上对大运河影响最深的便是隋朝。钩钮部分我也是想要抛却传统造型,以世界遗产标志代替,这样使得整个龙钩造型看起来似乎像是一双眼睛,一双时光之眼,在凝视,在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