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名称:度母
规格尺寸:13*15*19cm
作品材质:和田籽料
作品:作品选用作品选用和田红皮白玉籽料为材质,料质细腻油润,皮色鲜艳,为典型的聚红皮和沁黄皮,体型硕大,料性饱满,造型厚重。就材料而言,是和田白玉籽料中不可多得的料材。
红、黄二色,恰若佛教中的色,红色皮色恰若火焰之色,作品采用俏色巧雕,以藏传佛教造像艺术及其元素作为设计题材。关乎于雪域高原纯净的心灵,关乎虔诚的信仰。
作品依据《佛说造像度量经》,设计刻画藏传佛教中最为普遍的信仰——度母,并多方参考唐卡艺术,并配以佛教八宝中的宝瓶等元素。
作品采用圆雕、高浮雕和浅浮雕的雕刻技法,力求整体造型的准确和画面的和谐统一。
度母慈眉善目,身戴宝珠,衣袂飘飘,救灾难怖畏,度世间困厄,气场强大而不失含蓄,神韵非凡;宝瓶功德利益无量,增长福寿智慧,免除一切魔障病苦,遂万心万愿,保平安吉祥,释放出度母对世间万物的祝愿。
“度母者,为表法。表能使终生得度轮回苦海,得大解脱之根源,一切解脱法皆从此中出。”尊尊度母,声声祈愿,传达出疗一切病痛、成一切善事,灭一切罪障之善意,传达出福德吉祥、多财富贵之美好祝愿。
作品名称:熟视无睹
规格尺寸:17*8*10cm
作品材质:和田籽料
作品:作品材质选用和田青花籽料,整个材质黑白分明,墨色沉稳,白如羊脂,设计之初,利用材料的特性,考虑尽量保留材料的造型美,凸显玉石的材质美,这就要求做到如何因材施艺。“随形就色”是整个作品的创作指导思想。
在设计之初,对当代玉器的表现做了很多的思考。玉器承载了中国八千年的历史文明,玉器本身也是文明的载体,见证着时代。每个时代的玉器,都有着每个时代的印迹,也成为玉器和文物专家们断代的依据。在当代的社会文明下,玉器也应当有着当下的时代审美,表现当下的时代元素。
古老的文明、现代的文明的碰撞,东方与西方文化的交流等设计题材元素便交织于整个设计题材中。打破常规定式,于是一个大胆的以常见的“具象”物体,作为玉雕题材,设计构思由此完成。在具体创作时,采用圆雕、高浮雕、浅浮雕、镂雕等玉雕雕刻技法,采用写实手法,将中国传统的甲骨文、西方的英文字母,象征着古代文明的案牍与现代文明下的鼠标等典型元素展现出来。
作品创作旨在表达,在当今便捷的工具使用的现代文明之下,不应当忘记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
新颖的题材,前卫的设计,传统的雕刻,构成独特的视觉效果,创新与传统得到和谐统一,也体现了“兼容并蓄”的创作思想。
作品名称敦煌佛影
规格尺寸:15*10*11cm
作品材质:和田籽料
作品:作品选用和田红皮白玉籽料为材质,料质细腻油润,皮色鲜艳,有聚红皮和洒金皮,料性饱满,整个造型古朴而厚重。
在设计之初,因材施艺,俏色巧雕,则为玉雕创作中的主导思想。洒金皮色,仿若漫漫黄沙。一幅敦煌佛国图的题材构思因此产生。
敦煌莫高窟,是中国人心头一座永恒的“精神家园”,是“民族心底一种彩色的梦幻,一种圣洁的沉淀,一种永久的向往。” 在敦煌,聆听佛教故事的玄秘纯净;在莫高窟,仰望飞天壁画的气势撼人。历史,在这里流淌;艺术,于此处生根。作品采用圆雕和高浮雕等雕刻技法,力求表现作品的整体和谐统一和画面的层次感。
当意境深远的历史文化融进温润灵动的玉石之中,一种浩瀚悲壮,一种雄奇精美,油然而生。驼铃声声,那是辉煌传奇的大漠丝路;佛影重重,那是绚丽壮观的石窟艺术。佛是漫天黄沙里不灭的信仰,尽显慈悲相,普照世间人。以心入玉,气象万千;敦煌佛影,禅意至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