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寸:(长4*宽1.8*高2.2)厘米
雕刻手法:镂空,镶嵌,立体圆雕
作品简介:此件作品是传统题材的创新作品。在传统的基础上,立体感更突出,结构更合理,人物之间相互呼应突出立体,表情刻画清晰,以达到完全立体镂空,车门、窗户及撑窗户的杆都开关自如,使得更加灵动。
充分利用了桃核的纹理与结构,采用立体圆雕手法,展现出一架古代的马拉车,一边雕刻了一位老者持鞭驾驭马车,车上坐一老妇抱婴儿眉开眼笑,车窗里一小女孩翘首观望。另一侧两个小孩拿骨头逗车外的小狗追逐嬉戏,引得车厢里的小孩和小狗探头观看。车尾一小男孩拿着刚摘的向日葵在吃瓜子。整件作品体现出一副欢乐、幸福、祥和的氛围。
2016年4月作品《核雕精品系列》入围“第十三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优秀民间工艺美术作品。
作品简介:2015年开始,构思创作,首次突破桃核雕没有大场景系列作品的空白,并作为今后长期创作!
忆童年,以人物小而多,人如米粒!采用立体圆雕、浮雕、镂空相结合,大场景系列作品目前共十二件作品,随着构思成熟将来还会继续创作。忆70、80年代儿时的游戏为主题,运用桃核雕的自然基理、结构,精心构思创作,背景采用那个年代的破旧房屋,院墙为背景,充分体现了时代感。这些游戏都是我的儿时亲身经历,具有地域特色,有很多已失传,现在的孩子都沉寂于高科技游戏时代,这些游戏几乎没有玩过。这也是我创作《忆童年》的初衷!
2017年10月作品《忆童年》在第十八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手工艺术精品博览会上荣获“百花杯”金奖。
2017年6月中国(青岛)中国工艺美术创新设计大赛,系列作品《忆童年》荣获“金凤凰”金奖。
尺寸:车头(长3.2*1.6*2.8)车斗(3.6*2*2.5)总尺寸(6.2*2*2.8)
雕刻手法:原创立体镂空圆雕作品
作品简介:创作于2018年底。用两颗桃核镂空圆雕作品,以老式大丰收小拖拉机为原型,创作灵感来源于儿时生活。拖拉机头是一枚桃核雕刻而成,(充分利用桃核纹理结构构思雕刻,完全微缩版拖拉机,车上机械零件、轮胎花纹清晰可见,车上驾驶员身着五六十年代服饰,斜背书包,车后站一青年。车斗是另一枚桃核雕刻而成,车斗满载玉米杆,上面趴着一名青年胳膊下拦着一个小孩,车头与车斗连接处放一大竹筐,框里装满玉米。车头与车斗的连接完全与真实拖拉机一样,整件作品体现出丰收的场景与喜悦!
2018年5月第十届中国(山东)工艺美术博览会荣获“梁子黑陶杯”作品《大丰收》荣获金奖。
尺寸:(长4.9高3厚2)厘米
雕刻手法:采用圆雕镂空手法
作品简介:创作于2016年3月,丙申年。此件作品较以前两件同题材作品,(2007年橄榄核放风筝作品,2013年桃核放风筝)整体布局造型有很大突破,整体布局严谨合理,有疏有密,突出主题,一共雕刻了16个小童子和13只不同的潍坊特色风筝,迎着春风,手拿各种风筝玩耍嬉戏,有的牵着风筝奔跑,有的正在做放飞前准备,其中有两个小童子在掰手腕,边上还有几个小童子在加油围观,使得整件作品趣意盎然,有一个小童子站在柳树下,牵着风筝线,焦急张望,一童子爬到树上在摘挂到树上的风筝,这件作品小童子,风筝,还雕刻了三只小狗,之间互相呼应,体现出一幅和谐欢乐的气氛。雕工也有很大进步,龙头采用写实手法,细节刻画清楚,每个小童子动态,比例,合理,尤其是开脸每一个表情不同,更加精细入微,生动自然。
核雕《风筝情》在2016年第八届中国(山东)工艺美术博览会上荣获“人立陶琉”被山东省工艺美术设计创新奖金奖。
2016年6月中国(青岛)中国工艺美术创新设计大赛荣,作品“风筝情”荣获“青艺杯”金奖。
尺寸:(长4.9高3.2厚2.2)厘米
雕刻手法:满功高浮雕手法
作品简介:创作于2015年,甲午年。雕刻了十八罗汉,手持法器,瑞兽,布局合理,人物相互呼应,突出刻画了,洗象罗汉,伏虎祥龙罗汉,还有笑容可掬的米勒,人物动作形态不同,表情各异,雕刻精细入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