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分享图标必须300*300
资讯 - 张海文

张海文丨《全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集》

张海文2019-09-18


       张海文
       1987年,中国硅酸盐学会会员。
       1988年,四川省工艺美术学会理事。
       1990年,重庆市青年联合会第九届委员会委员。
       1992年,被重庆市轻工业局职称改革工作领导小组评为“工艺美术师”。
       2005年,由重庆市人民政府授予“重庆市工艺美术大师”称号。
       2005年,2005年至2019年兼任重庆市工艺美术行业协会副会长。
       2007年,被重庆市经济委员会职称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评为高级工艺美术师。
       2010年,重庆工业设计学会常务理事。
       2015年,受重庆市荣昌区政府邀请,在荣昌安富成立大师工作室。
       2016年,任重庆市沙坪坝区工艺美术协会会长。
       2017年,被聘重庆工艺美术行业协会顾问。
       2017年,当选为重庆市荣昌区陶商会首届副会长。
       2018年,被聘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评审专家组成员。
       2019年,被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设计与艺术学院聘为客座教授。




名称:《春分》
类别:陶瓶
材质:陶瓷
尺寸:24.5cm(直径)×66.5cm(高)
工艺:刻花
价格:8万
创作灵感:刻花陶瓶《春分》(金奖作品),是作者系列刻花作品之一,重庆荣昌陶传统刻花工艺通常由红陶泥作为胚体,表面施以白色化妆土,刻绘创作过程是在胚体未干并在一定湿度下进行,用硬质材料如金属、竹木等刀具,剔刻去不需要的部分,从而形成画面,荣昌刻花陶装饰效果通常为素烧而成,枣泥红的胚体和带白黄色的表面化妆土的结合使之具有端庄、朴素的地域特色。
作品《春分》充分运用传统荣昌陶刻花艺术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通过精心设计、主题选材、画面构成形态,器形与装饰画面的结合力图求得创新、突破。达到推陈出新的艺术效果。
通过繁杂、细致、精湛的刻绘手法,表现了上个世纪中期今天已不复存在的,重庆所特有的一坡一坡的繁衍生成的吊脚楼建筑风貌。以唤起人们内心深处对这座城市曾经的气息和美丽的记忆与怀恋;作品运用了各种不同线条构成了粗细、疏密、深浅各不相同的密集的吊脚楼群,通过各种线型的充分运用,用刻线的表现形式编织我们每个人心中怀旧情绪和生生不息的人生过往,以及这座城市独具魅力的人文情怀。

 



名称:《乡愁》
类别:陶瓶
材质:陶瓷
尺寸:27cm(直径)×83cm(高)
工艺:刻花
价格:9万
创作灵感:刻花陶瓶《乡愁》(金奖作品),该作品运用荣昌陶传统刻花表现工艺,在器形造型设计、装饰画面设计、画面与造型完美融合等方面充分引入现代元素,在传统表现的基础上使作品更具时代的精神态度和当代审美品质。
作品重点刻绘了曾经的重庆城所特有的民居形态,画面没有拘泥于重庆某一个具体的景点,而是以略带伤感和写意的手法表现了在冬日暖阳下一坡一坎、起伏重叠、相拥而立的吊脚老屋,通过荣昌刻花陶器的特殊艺术语言和表现效果,寻求画面中建筑的受光与背光黑与白的对比关系,表现出深深浅浅的灰砖粉墙小青瓦的时代特征和地域语境。刻划出在冬日阳光下生机勃勃的重庆传统建筑风貌以及这座美丽的山水城市的如烟往事。

 


名称:《夕阳西下》
类别:挂盘
材质:陶瓷
尺寸:41.7cm(直径)
工艺:刻花
价格:2万
创作灵感:绞泥镶嵌刻花陶盘《夕阳西下》(金奖作品),是作者首次把荣昌绞泥与荣昌刻花艺术融于一体,并使之形成一个完整的画面,制作前首先需绘制经全面构思的设计图纸传达创意,画面用绞泥表现的云彩部分根据需要,将白泥与红泥混糅成一种灰色,以形成画面背景深远的效果,运用绞泥制作技术把云纹和水波纹相互组合并镶嵌于画面云彩的部分,通过线和面的运用画面云彩更加自然生动。
房屋刻花部分运用大面积的高亮度的白泥和大面积深色红泥形成建筑的对比关系,避免了与绞泥部分混为一体,并很好的与背景云彩部分形成了对比和进退关系。
绞泥镶嵌刻花陶盘《夕阳西下》充分利用绞泥所形成的不规则的关系,变幻的形态以及自然的气象万千的纹样等特点,以寻求画面的需要,力求在不规则的变化中寻求规则,在抽象的纹样中寻求具象,并相得益彰的与刻花部分融为一体,形成一种新的审美样式,为荣昌绞泥运用于更广泛的领域,更多样性的艺术表现提供了进一步拓展的空间。



此处购买 《全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集》

阅读量 3059
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