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分享图标必须300*300
资讯 - 卢光华

卢光华:一生痴迷平面竹编书画

卢光华2020-10-30


卢光华

出生于1948年

六石街道北后周村人

高级工艺美术师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亚太竹工艺大师


       近日,卢光华自书版《兰亭序》大型竹编落地屏风创作完成。这件作品再次刷新了他自己创造的纪录,成为东阳竹编《兰亭序》中体量最大的版本,也是目前东阳竹编中最大的书法屏风,而且是自书版的最大竹编屏风。

       在东阳竹编领域里行走半生,72岁的卢光华始终如少年,艺术热情不减。一束细如发丝的篾丝,一幅行云流水的《兰亭序》,叠映交织成了其竹编人生中最鲜明的艺术基因。而他也乐此不疲,持篾钎,搦柔管,把竹编书法艺术演绎得出神入化,成为中国竹编界首位高级工艺美术师、首位中国竹工艺大师,并加冕为平面竹编界首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亚太地区竹工艺大师。




       没有谁与生俱来就带着“大师”的印记,大师也曾经是工匠。卢光华毫不讳言自己的“出身”。他出生在东阳的竹编专业村——六石街道北后周村。但是,像许多渴望跳出“糠箩”进“米缸”的寒门学子一样,卢光华虽身处竹编环境,耳濡目染之下却加速了他草鞋换皮鞋的进程。

       1968年,卢光华从东阳中学毕业后,成了一名民办教师。但是,由于他爱上了一个地主的女儿,他被“清理”出教师队伍,回乡务农。对此,卢光华无怨无悔——“光华似竹”,在对爱情的追求上,他显示出了竹子般的忠贞和坚韧。

       但是谁也没有想到的是,这一时代造成的“偏差”,无意中会在后来造就一位大师!

       竹子能屈能伸,卢光华深知“引而不发,跃如也”。他决定学做篾匠,靠手艺吃饭。学艺要三年徒弟三年半作方能出师,但当时的卢光华穷困潦倒,他要的是“速战速决”。村里多的是篾匠,他就东家看一会西家问一点,差不多把村上手艺较好的人家都学遍了,掌握了竹编手艺中挑、压、弹、插、绕、穿、贴等技法。白天他种田耕作,晚上就在土房里“练功”,学习剖篾分篾,贤惠的妻子则学起了编织。半路出家的卢光华心灵手巧,不久“聪明的卢篾匠”的名气就传开了。

       随着篾片在指间腾挪闪转的姿势越来越娴熟,内心的苦闷在这种民间艺术的熏陶中逐渐消解,尤其是端详前人编织在竹器上的书法时,他常会若有所思:用“十字编”技法编织的福禄寿喜,犹如正楷;用“蛇皮编”技法编织的诗词佳句,多为行草。而后者的表现余地显然更大,视觉效果也更飘逸潇洒。可惜,这些竹编书法都是点缀性地零星散布,“要是有朝一日用老祖宗传下的竹编手艺,编织一幅完整的书法作品该有多好!”温饱尚未真正解决的卢光华把这个“异想天开”的计划埋在心底。于无声处听惊雷,终于迎来了改革开放的骀荡春风,创办了绿石仿古工艺厂,旧时的竹编书法梦也随之破土而出。

       “我曾亲眼看见,出口一个集装箱的竹编提篮、锦盒,却换不了多少美元。真正赚钱的是外商,他们把廉价的中国竹工艺品以高出原价数十倍的价格出售,这让我心不平、气难咽!”卢光华说,他要将原始的篾匠手艺,提升为高雅的竹编艺术,达成“点石成金”的意境。为此,卢光华整整干了8年机械又枯燥的剖篾、分篾,8年冷板凳坐下来的结果是,在以后进行竹编书画创作时,他能将一根碗口粗的竹子剖成近万根细若发丝的竹丝,最细的直径仅0.03毫米。

       “十年磨一剑”,卢光华在职业设计上的“剑走偏锋”,使他逐渐从普通的工匠跃居为后来的“中国竹编书画第一人”、中国竹工艺大师,最终在2006年成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2017年,中国竹工艺大师卢光华又一次迎来了艺术生命的春天——在“浙江工匠”评选中,他成功入选。





       “他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名人书画与竹编艺术完美结合,通过不断地开拓创新,为平面竹编艺术开创出一个崭新的门类。”这是第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评审委员会对卢光华做出的评价。评委们认为,卢光华从艺36年,痴于竹编,甘守寂寞,独创平面竹编书画艺术,厚积薄发,自1991年以来创作出平面竹编书画精品百余幅,获各类奖项60余项,其中金奖20多枚,是全国竹编界中获奖最多、奖项档次最高的艺人;有40余件作品被各博物馆和知名人士收藏,取得了良好的艺术成就和市场效益,不愧为竹编书画的一代宗师。

       大师不是人云亦云,步人后尘,而是自立门派,自成体系。1989年,卢光华实施他的“艺术出走”,他从东阳前人的门帘、漆盒、提篮等竹编器具上的“福、禄、寿、喜”等竹编字得到启迪,将东阳传统的竹编技法,巧妙应用在竹编书法的编织中,开始了一项“异想天开”的尝试,将素有“天下第一行书”之称的王羲之《兰亭序》(定武本)用竹编艺术表现出来。后来,他又编织出了其他4个范本。在一次次的尝试中,卢光华所用的篾丝越来越细,表现出的神韵也越来越逼真。从1998年到2001年,卢光华又用竹编艺术再现了宋代名画《清明上河图》,以大面积、特细丝、高工艺,完成了从竹编书法向竹编画作的挺进。《清明上河图》和《兰亭序》的相续完成,使卢光华博得了“给王羲之一个惊喜,给张择端一个意外”的赞誉,开创了东阳竹编新的品种,为东阳竹编事业做出了新的贡献,提高了东阳竹编在全国的知名度,他的竹编书画作品被人们称为“中国民间竹编艺术一绝”“中国竹编书画第一家”,享誉海内外。专家评价他的竹编作品攀上了“古今中外竹编艺术新的高峰”。

       卢光华完成了开创竹编书画艺术的任务,也形成了“细如丝、光如绸、薄如绢、透如纱、美如锦”的平面竹编工艺特色。来自乡间的“卢篾匠”,成了首批中国竹工艺大师,他的《兰亭序》(神龙本)壁挂和《清明上河图》立屏成了中国竹子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他的竹编艺术成为令人仰视的高标。

       但是,这一系列作品使用的是双色平面竹编,黑白两色固然已经简单之至,但能不能采用更本真的单色编织?卢光华又开始了探索,2004年,他的本色竹丝双面竹编台屏《八骏图》第一次使书画竹编实现了凸凹双面的立体效果。这件作品画面似绸如缎,薄如绫绢,在灯光的照射下,闪闪发光,转动画面,图案由浅到深,色彩不断变化,八骏时隐时现,时明时暗,呈现不同色泽、画面的神奇艺术效果。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就在许多人以为卢光华已经“江郎才尽”时,他却向着精细竹编的极限进军了。他选用直径为40分之一厘米的超精细染色竹丝,创作出了平面竹编《立体山水画》。这一创意从苏州、温州两地的织锦和发绣技艺中得到启发,首次采用边编织边染色的方法编织山水画,最终使竹编作品达成了浓淡相宜的山水画泼墨效果,“在平面的竹编中实现了立体创新”。之后,卢光华又创作了大型竹编转立屏《唐寅山水画真迹》,将画中的岩石泼墨层次,山水的浓淡意境,树木枯湿的立体感,用不同的竹编手法表现出来。由于画面较大,而竹节长度有限,卢光华将作品分成四幅画面,组合装裱,从而解决了这一难题,并且转动画框,还能看出正、反编织效果。

       “墨痕犹锁壁间尘”。卢光华用他的竹编艺术,“锁”住了中国传统书画艺术的精髓,“锁”住了独树一帜的艺术流派,“锁”住了中国竹编发展历程中的一段华彩乐章。





       “你编织了那么多《兰亭序》,技艺算是登峰造极了,但是你会写吗?”2010年,朋友的一句“天问”让卢光华陷于沉思。在东阳中学就读时,卢光华参加了书法兴趣班,偶尔临摹碑帖。“是时候该回归了!”身为国家级大师,他觉得自己不能永远原地踏步,“工匠重在技术精湛,大师胜在艺术精妙,传统工艺要创新发展,必须文化引领。”

       自此,卢光华多了一项日常功课——临摹《兰亭序》,并以褚遂良的摹本为参照。在他看来,褚遂良的摹本在看似平和简静的气氛中,流露出强烈的变化,却又十分贴切自然。

       临摹6年后,卢光华有了把自己书写的《兰亭序》变成竹编的想法。但他并未贸然行之,而是选择了其他书法作品试行,获得了业界认可,令他信心大增。十年临池,笔下功力渐深。

       去年11月,市委书记傅显明来卢光华艺术馆考察指导,交谈中得知东阳将在2020年11月举办“首届中国百名大师汇”,他决定创作自书版《兰亭序》。今年疫情居家期间,他闭门谢客,专注临摹《兰亭序》。为了使设想更加完美,他专程登门请教木雕泰斗陆光正大师,得到了其支持,建议他跳脱传统壁挂的窠臼,迈向大型、实用、高端。

       经过精心设计,卢光华决定创作一樘十折落地屏风。“之所以如此,主要是考虑到竹丝的长度,必须把大型画面分割成合适的幅面,才能适合80厘米长度的竹丝编织;同时,经过分割后的画面方便折叠,便于携带。”原先的局限经过“化整为零”的巧妙设计后,竟然“化险为夷”。但是,这样一来,字迹就须放大,布局也须调整,而这并非简单的组合排列,必须保持原作中字与字的内在关联,很多时候一个字调整了位置,就会改变与其他字之间的笔划、游丝联系。这也是此次创作中卢光华面临的最大难题,“不能止于每个字的笔画结体,而必须复制这种内在的关联。”他写了不下100稿,才挑选出自己满意的蓝本,分别编织出黑白双色版、本色竹丝版,制作成双面屏风。

       整座屏风长6.5米,高2.1米,厚7厘米,每一樘分成两部分,上部镶嵌竹编书法,下部则是竹编博古图案。屏风正面的每幅书法分成三行,卢光华特意安装了“分栏线”,赭色的木质外框、分栏线与黑白分明的竹编书法互为映衬,清幽淡雅。





       传统工艺美术在技艺上都有家庭传承现象,父传子居多。从这个层面讲,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可以用父子传承带动师徒传承。

       但是,卢光华大师的子女都不从事传统工艺美术。他的“大师”身份对他们而言,并无多少直接利益。这就逼着他去思考:应该如何发挥大师的作用?他的答案是:发现人才、挖掘人才、培养人才是社会赋予大师的责任,“我要带好徒弟,当好孵化器,帮助他们孵化精品、孵化项目、孵化艺术,让他们既拿得出好作品,又过得上好日子。”

       卢光华的徒弟并不多。他们有个共同的特点:人品好,忠厚老实;手艺好,乐于钻研。这也是他收徒弟的两大标准。他说,“我这个人追求完美,在收徒一事上也是如此。事先我告诉他们:想要成为我的徒弟,就必须每年都创作新品,而且要经得起我的挑剔,经得起同行的检验。平时我经常教导他们:多看书,多学习,提高作品的内涵。徒弟出了创新之作,我比他们还高兴,忙着给他们组织作品研讨,忙着请媒体宣传报道,从精神上给予鼓励。”

       卢大师反对传统师徒传承模式中的“门户之见”,把技艺限定在自己的艺术门类内。东阳竹编以立体竹编见长,如果依赖这种“门户之见”,他的平面竹编生源只会越来越少。于是,他关注与竹子相关的艺术,发现了卢培纲、周桂新、杨国强、赵伟阳等一批竹雕新秀,提出把东阳竹编扩展为东阳竹工艺产业。现在,东阳竹雕已成了金华市级非遗项目。

       今年完成的这座自书版《兰亭序》大型竹编落地屏风,就是由卢光华的徒弟——金华市工艺美术大师王飞龙制作的,边框除了浅雕席纹,并无多余装饰,显得古雅可爱。





       从教师到篾匠,再从篾匠到大师,年逾古稀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卢光华走出了一条并不寻常的道路。“人人都爱说‘不走寻常路’,可我还是希望自己的人生道路能够寻常,少些波折,多些顺遂。”

       卢光华在2006年评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时就觉得,这是件“死要面子活受罪”的事。他说,“我坚持创作20多年,才拿到了‘国大’评审入场券。大师评审时,按组委会要求,每人仅能送3件(套)作品。我打了擦边球,把9件作品分成3套,成功在国家博物馆布展。但要让评委在极其短暂的观摩过程中了解你的作品特点,这是难上加难。所以,我主动向评委介绍,特别强调我的平面竹编是以中国传统的名画、名帖为题材,在题材上实现了突破,体现了文化传承,加深了评委对我的作品印象。”

       回想起来,这是他的一次“智慧+冒险”之旅。除了他敢想敢做,他当老师时练就的口才也起了作用。“如果不当老师,我就没有与人交往必需的口才,也不会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如果不把我从教师岗位上赶下来,我可能会是个好老师,但肯定不会成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不过当时也受了“罪”,心理压力极大。所以,想要有“面子”,就要敢“受罪”。

       尽管如此认为,但是卢光华却希望有幸评上大师的从业者,能在实际工作中有点“死要面子活受罪”的精神——为作品的创新、为技艺的提升而“死磕”。不要把“大师”的荣誉当成摆设,而是要把它当成鞭子,鞭策自己不断创新。同时积极为行业与同仁争取发展红利,争取更多的话语权。他的希望同样也体现在他的具体行动中。作为市政协委员,他每年都以提案的方式,为东阳传统工艺美术行业争取红利。像木雕城的专业升级和木雕产业园区建设,把世贸大道打造成“工美大道”,都获得了认可并实施。

       站在自己的艺术馆前,粉壁黛瓦马头墙的东阳传统民居,再度唤起卢光华对已然逝去的岁月的喟叹。“卢光华艺术馆”,他自己题写的门额,抹去了任何修饰语,就连无数手工艺人趋之若鹜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头衔,他也舍弃不用。“年纪越大,越知道自己所求。”他淡淡地说,“中国传统文化中说‘役物而不役于物’,我们不能被大师的名号所累。大师,其实是顶荆棘编织的桂冠,也可以说是一条鞭子。”



阅读量 2539
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