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分享图标必须300*300
资讯 - 张晓玲

【工美集专访】景泰蓝掐丝珐琅画传承人张晓玲:她将皇家艺术带进寻常百姓家

张晓玲2021-04-13

      景泰蓝掐丝珐琅画


      景泰蓝工艺画也叫掐丝珐琅画,是由传统景泰蓝工艺延伸创新而来的平面画,是传统工艺与创新材料、工艺的结合,是掐丝工艺的平面化表现形式,也是传统金属珐琅制作技艺与绘画艺术的结合,具有工艺精巧、色泽坚固亮丽、气韵华美诸多特点。其核心工序是掐丝与点蓝,先用扁细镀金丝勾勒图案轮廊,再以矿物质颜料进行点蓝填色,辅以后续工序进一步美化、固化,精心制作而成。一件作品的完成,是制作艺人审美境界、文化品位及手艺灵巧程序的集中展现。


     

      与景泰蓝结缘


      景泰蓝掐丝珐琅画传承人张晓玲自幼酷爱美术,曾在幼儿园从事幼儿美术的教育工作,在教育的过程中发现了自己对手工艺的热爱。如今,她生活在一个充满艺术氛围的家庭中,她的丈夫毕业于美术专业学校,他们的孩子从小也展露出了卓越的绘画天赋。张晓玲在一次偶然的展览中,被景泰蓝高雅的气质、灵动的艺术、精美的工艺以及典雅的格调深深的吸引了,从此便下定决心,拜访名师求学。她年复一年的沉浸在景泰蓝的学习与艺术创作之中,博采众长,不断精进,艺术手法渐入佳境,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由于景泰蓝掐丝珐琅的工艺步骤十分繁杂,从事相关行业的人数非常少,张晓玲告诉我们,整个甘肃地区的景泰蓝手艺人加起来也不到二十个,而她所在的天水地区除了她和丈夫以外,几乎没有人接触这一行业。



      张晓玲师从甘肃省工艺美术大师欧阳国辉,老师对张晓玲的艺术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张晓玲告诉我们,一位优秀手工艺匠人的技艺与品德应该是成正相关的,她从欧阳老师的课堂上不仅学习到景泰蓝的技艺,更体会到了匠人精益求精的优秀品格。

      生活与传统的结合

      张晓玲平时工作起来一做就是一整天,在难得的休息时间中,她会陪着家人外出旅游,在大自然的山水中寻找灵感。张晓玲说:“我创作的灵感基本上都来自于大自然和生活,艺术就是对生活的一种感悟和体现,创作也是热爱生活的一种表现。艺术源自于生活,来自于大自然,又归于大自然,我们的创作离不开自然与生活。”



      张晓玲的作品既拥有工笔画细腻的笔触真实感,又镶嵌了景泰蓝华丽的金丝与银丝,拥有丰富而华美的工艺特色。她坚持在保持原有景泰蓝掐丝珐琅这项工艺的基础上,融合油画、工笔画的特点,达到多层次审美的效果。她希望今后的作品能够既有传统又有创新,让传统工艺更好的融入现代生活。



      张晓玲最满意的作品便是这副《国粹天香》,她在花旦的头饰上下足了功夫,不论是凤凰还是珍珠,都用了繁复的掐丝技艺灵活的体现出来。整个画面的点睛之作在于人物的脸,因为是主角是一位花旦,对面部的妆容有着极高的要求,不仅要浓淡相宜,更要饱满、真实。

      景泰蓝在今天


      世人皆爱好颜色,奈何长在帝王家。景泰蓝的美,像一抹轻烟故梦。自古以来,景泰蓝就一直专供皇室使用,因为过于华美贵重,只被皇室专供使用,寻常人家是无缘相见的。但如今,随着文化的发展和不断地进步,普通家庭也可以拥有这样精致的艺术,甚至可以将景泰蓝用作手机壳的装饰画。



      景泰蓝掐丝珐琅技艺曾经也面临着失传的风险,随着国家对非遗文化的支持,这项技艺才逐渐有了起色,稍有好转。近年来,张晓玲不断地尝试在各大公众平台上推广景泰蓝掐丝技艺,希望我们的民族不要忘记老祖宗留下来的瑰宝,与此同时,也希望这项技艺能通过现代科技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让景泰蓝走进越来越多的家庭中。



      张晓玲现在唯一的徒弟是一位年轻的妈妈,匠人风骨让她立志将景泰蓝掐丝珐琅技艺以公益的形式传递给更多的人,尤其是待业在家的妇女们,张晓玲希望能用这项传统工艺促进她们再就业。


查看更多资料:张晓玲-全国工艺美术大师信息库


【工美集专访】栏目介绍:讲好工艺美术大师故事,延续工艺传统文脉,让更多人领略到中华匠人的风采。


已认证大师免费报名参加专访,请联系工美集客服:小丽


阅读量 2968
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