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分享图标必须300*300
资讯 - 黄志强

【工美集专访】福建莆田玉雕大师黄志强:他将佛心融入匠心中

黄志强2021-06-24

      工匠精神,从本质上讲,是一种认真、执着的坚持,是将一件平凡的事做到极致不凡的一种极致追求。而佛心,是一种 “慈悲之心”,祈愿众生得到安乐的心愿。黄志强老师将匠心与佛心相融合,因缘生法,佛法自然,不怨怒,不刻板,不躁进。世人常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黄志强先生投身于玉雕行业并非是偶然。



      黄志强,1973年生于中国“木雕之乡”福建莆田,工艺美术师、高级技师、福建省民间工艺美术师、中华玉雕工艺师、广东省玉雕工匠守艺人。
      自幼酷爱艺术,受雕刻艺术的重陶,1988年投身木雕工艺雕刻,师从高级工艺美术师黄献武。2003年抱着对玉雕的一腔热情来到中国“玉器之乡”广东四会。步入玉雕界距今已有十多年了,他悉心研究玉器设计雕刻,并创立靈拓玉器。



      历练多年,黄志强于2013年12月参与广东省玉雕职业技能竞赛荣获高级技能职业资格证书;次年三月,凭借《观音》、《山水》等多项作品崭露头角;同年四月,《三大仕》《观音》一举拿下首届广东工艺美术《群星杯》金银二奖。此后,对佛学、禅文化颇有见地的他正式在广东省玉雕行业有了一席之地。



      黄志强说,玉石雕刻是一场修行。面对市场的经济下滑,黄志强选择置身于市场之外去打造作品,这是匠人的职业修养,也正是这一自律精神让他坚持着一路前行。

      手艺人将毕生的历练、眼界、岁月都凝炼于方寸之间,离开尘世烦嚣,忘却标签上的价格。每一玺玉器,不仅仅是商品,他们都是有故事的,玉雕匠人不仅仅是大自然的搬运工。添砖加瓦的本事不是什么难事,将艺术与自然融于一体才是真正的玉雕,用心的作品才能引起共鸣。




      修行,是匠人攻其一生的本能与责任。“如果说60年算是一生的话,我就是用一辈子去做玉雕。”黄志强如是说,他满是茧的手,便是最好的证书。
      玉石因匠人而灵动,匠人因玉石而通透。俗语皆言,人养玉,玉养人。此处确切的解析应是,匠人养好玉,璞玉塑匠人。彼此的相互成就便是一场漫长的修行。




      黄志强八大守护神系列创作灵感源于多年来对参禅的领悟,在玉雕的修行中参禅是一件罕见却有趣的事。机缘巧合,从生命过往的剪影中窥探禅学的奥秘,在邈远山河岁月中领略风云变幻,在人生修行路上参透人生百态。




      为什么会灵光乍现,打造八大守护神系列作品?禅是黄志强先生多年玉雕的精髓,藏在翡翠里的禅意是佛心与匠心。八大守护神系列是他多年历练的精髓,是参禅过程中的结晶,是他一直最为擅长的领域,而其中的核心“陪伴”——“守护神”这一概念是源于生活中守护与陪伴他的纪念。黄老师说:“取舍之间有舍才有得,得是一项选择,得是一种境界,得更是一个过程”。 




      技艺的千锤百炼,初心的始终不悔,作品因情感而历久弥新,匠人因玉而愈加通透。黄志强的修行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三年前的瓶颈期让他着实记忆深刻,是几个好徒弟的陪伴与众志成城让他快速走出低谷。
      黄志强从不轻易收徒,在挑选徒弟的过程中慎之又慎,并非吝啬于传道授业,只是一心想要寻觅用心的人。“玉雕这个行业很苦,一般人没有一定的心性很难坚持下来。”黄老师说,这几十年间,身边的人来来往往,但自己精挑细选的徒弟依旧留在身边,这是人生一大幸事。




      陪伴与坚持是修行路上的必需品。挑选徒弟和玉雕不同,选徒弟是看心性看天分,是否是可塑之才,黄老师瞧一眼便知道。而玉雕呢?一个好的玉雕匠人并非仅仅只能做到选上好玉材锦上添花,而是得有化腐朽为神奇的本事赋予凡尘俗物以灵魂、以故事。黄老师融合“匠心"与”佛心"打造八大守护神系列,祈愿众生得到安乐的心愿,祈愿众生觅得相伴守护之人,愿众人一生平安喜乐。
      佛家所说,人生有三个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生命是循环,起点亦终点。山河未改,光阴荏苒,当心中有所悟便是“得”。


查看更多资料请点击链接:黄志强-全国工艺美术大师信息库


【工美集专访】栏目介绍:讲好工艺美术大师故事,延续工艺传统文脉,让更多人领略到中华匠人的风采。


已认证大师免费报名参加专访,请联系工美集客服小丽微信:abcgyms3

阅读量 2188
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