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分享图标必须300*300
资讯 - 余辉全

【工美集专访】重庆乐器制作手艺人余辉全:既是手艺人,也做“知音人”

余辉全2021-07-27
      “修房石工先行官,良辰吉日把墙角安”“玉石打底盆盖面,修得华堂宽又宽”……这些木匠的“顺口溜”余辉全至今记忆犹新。他的木艺生涯是在10岁那年开启的。
      “学艺时,师父总说,传统木工的精髓在于契合度和精确度要高,‘三个六月两个冬’,一件东西要经过三五年才能看出水平。”



      10岁那年,余辉全被母亲送到亲戚家,跟做木工的亲戚“打下手”。直到初中毕业后,正式拜师学习木工。后来,余辉全离开师傅后,开始独自给人做工,造房修屋,家具农具做得极好,备受邻里称赞。1989年,他被顺利地招进国营华川兵工厂做木模工。在那里,他见识到了更广袤的天地。



      木模工需要依图施工,但不是依样画葫芦,而是做出来的东西不能有一丝一毫的差错,这让他的精细度越来越高。加上木模具还要求很高的雕刻技术,余辉全的雕刻手艺也不断精进。不做模具的时候,他也给厂里的人做一些家具、生活用具。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现代家具逐渐流行起来,来自五湖四海的工友们也纷纷请他制作。在这个过程中,余辉全的视野得到进一步开拓。



      1997年兵工厂搬迁后,余辉全又做起了老本行——家装,但这时早已不是8年前的那个小木匠,他的业务范围也拓展到整个西南地区,产品也从门窗、桌椅拓展到组合柜、壁橱、鞋柜……只要有图纸他都能做出来。




      “直到2010年,我还在做家装,家装让我看到了一个五彩斑斓的花花世界,但待得久了,我希望能够返璞归真,重拾最初做木工的纯粹。”




      他开始重拾传统技艺,集百家之长,做起了仿古家具,以明清风格为主,主要做四件套大木柜、圈椅、官帽椅、禅椅、实木沙发、茶几等。陪伴了余辉全大半生的木工工艺,被他从养家糊口的手艺,拓展成艺术来做。
      “做家装不需要很高的技术含量,最普通的‘钉子木匠’也能做,但我曾经学的那些传统工艺,现在会做的人已经很少了。”



      做一名普通的木匠不是余辉全的终极目标,他不仅想做个手工匠,也想做个知音人,哪怕不懂音乐,也要通过自己的双手制作出优质乐器。2009年,余辉全认识了一位拉小提琴的朋友,朋友听说他当过模型工,又看到了他那些精致的木器作品,提议他可以试试做小提琴。




      “很多小提琴家使用的小提琴都是用欧料云杉或枫木制作而成,觉得国料与欧料相比,各方面都会逊色一些,我就想证明,用我们国家的木料,甚至用我们川渝地区本土的木料也能做出好琴。”



      抱着这样的想法,余辉全开始试探着做小提琴的方法,他没学过音乐,不懂任何乐理知识,只能通过过去做木工的经验,结合做小提琴的相关资料一点点摸索。幸好,在做小提琴的路上,他遇到了很多热心帮助他的专家,四川音乐学院的小提琴教授余小川、研究小提琴低音梁的秋文富、西南大学的物理老师明健、在意大利学习过小提琴制作的钱建明等,他们有的教他制作,有的给他制琴数据,有的帮他试拉,在各个专家的帮助下,余辉全终于成功制作出了小提琴。但余辉全这时候做出来的小提琴虽然能够使用,音色却并不好,也达不到较好的演奏效果,于是,他又不断琢磨,反复实践,直到去年才逐渐制作出音色较好的小提琴。



      如今,余辉全制作的小提琴声音清亮、形体完整、颜色漂亮,整个琴体焕发着绸缎似的光泽,又散发着淡淡的木香,一排摆开,格外好看。这些小提琴都是用川渝地区盛产的金丝楠木制作而成。“为了保证小提琴的音色,原料大多会选用较软的木料,金丝楠木一年四季软硬不一,不好掌握,所以很多人不认可用金丝楠木做小提琴。”



      金丝楠木是做家具的好料,可要用来做小提琴却会制琴工匠带来不小的考验。为了克服金丝楠木的软硬度影响小提琴音色这一难题,余辉全想了很多方法,最终还是选择了看似最笨拙但也最有效的方法——利用听力辨别。他每做一步就会把琴体和欧料琴体的发声情况进行对比,如果发现有差异,就不断调整,让自己做的琴也能像欧料一样发出明亮的声音,目前,余辉全已经成功做出10余把优质小提琴。因为不同音律,每次做好琴后,他都会邀请一些小提琴手来试拉鉴定,他的手机里保存着很多琴手试拉的视频,他说,他休息的时候就会把这些视频拿出来看看,听一听别人用他做的琴拉出来的音乐,每次一听,他就觉得格外满足。



      今年9月,2019年第八届中国(重庆)文化产业博览会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国际公益美术精品展在重庆国际会展中心举办,余辉全的小提琴也作为参展作品,接受了来自国际上的专家的检阅,许多专家都夸赞他做的琴声音干净、非常不错,他也在这次展览中获得2019第四届“工匠杯”设计创作大赛银奖。就在不久前,余辉全的余氏传统木工制作技艺也入选了合川区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他说,这些荣誉都是对他多年坚持的最好报答。



      细细回想余辉全的大半生,从10岁学艺,到如今眉已皱、鬓已霜,仍然学着、做着、坚持着,怀揣着梦想前行,这个没上过几年学、没有多少文化的农民,却用自己的行动做到了很多人都做不到事——“择一事终老”。谈到接下来的计划,余辉全表示,他还是想将制作小提琴作为主要的工作方向,有空也继续研究一下二胡和古琴的制作,当然,做仿古家具的技术他也不会放下,他说:“我希望有朝一日,我的作品能够走出合川、走出重庆、走向国际,让世界知道,一个中国的农民也能做出好的作品,我会继续努力,用中国木料,做中国人的木器,让中国人的木器走向世界。”相信怀揣着这样的梦想,哪怕老之将至,余辉全也能振翅高飞、扶摇直上,到达他追求的高度。


查看更多资料请点击链接:余辉全-全国工艺美术大师信息库


【工美集专访】栏目介绍:讲好工艺美术大师故事,延续工艺传统文脉,让更多人领略到中华匠人的风采。


已认证大师免费报名参加专访,请联系工美集客服小丽微信:abcgyms3

阅读量 3051
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