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美集专访】泉州市工艺美术大师陈成海:白瓷艺术是向往高纯度精神
陈成海,福建省闽派雕刻大师,泉州市工艺美术大师,高级雕刻师,国家级高级技师,泉州市理事会理事,福建雕刻协会会员,寺庙古建陶瓷非物质文化传承者。
曾获“闽艺杯”创新大赛优秀奖、第三届福建雕刻艺术大赛“福雕奖”优秀精品艺术品奖、台湾屏东艺术精品奖等多个奖项,且有多件被地方的博物馆永久收藏。
陈成海师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赖礼同多年,2013年至泉州工艺美术学院艺术设计专业学习,随后加入海峡两岸美术发展与创新高研修班继续进修。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举办,第一次让体育成为全民关注的话题。在这波热潮中,陈成海将心中难以抑制的兴奋和激情融入白土高温烧制的《龙腾盛世》中,这件陶瓷艺术作品成了意义重大的纪念佳品,也成了他的代表作之一。
《龙腾盛世》
这件作品龙为主体,龙身舞出“2008”形态,龙须自然,龙爪力大无比,每一片护体龙鳞都是纯手工雕刻。谈及创作理念时,陈成海表示,龙文化上下八千年,源远而流长,是中国文化的突出符号,有高贵、尊荣、平安、成功、吉祥等寓意。国之盛事,以龙为展示形态再合适不过。
2015年陈成海开创蕃品陶瓷研究所,开始商业化运作。虽以经营为名,但却宁可错过高价也不接“急单”。研究所所承接的每一单商家样品开发,陈成海都需要经过数月创意思考才开始着手创作,并亲自参与每一道工序。他认为,产业开发状态下,很多传统工艺慢慢变成劳动重复化甚至机械化的工业产物,失去其作为情感载体的独特价值,这是对商家的不负责,也有违自己对这个行当的最基本的尊重。
有人说艺术是盛水的杯子,杯子里的水是自我修养,溢出来的水才是风格。陈成海很赞同这句话,而今他“溢来的风格”也愈加清晰。他开玩笑说,从他的脸面胡渣,难免让人误会艺术是落魄者。而26年的从艺从业,让他渐渐“认识自己”,他说,,“所谓艺术不过是我顶礼膜拜的一项花冠,一钵精心呵护的盆景,面对落日,勤恳织网方为真”。
《乘苇达摩》以芦苇乘浪逍遥自在,法力无边,力大无穷为创作理念,用1310度高温分三次烧制。作品釉色以龙泉釉为主体,透亮可观,脸部表情庄严可敬,神态逼真,衣纹夸张,手法与众不同,具有仿何手法,又有现代民族地方特色,韵味无穷。
2012年该作品获得“闽艺杯”创新大赛优秀奖,2016年作品《乘苇达摩》被中国陶瓷官网会刊第23期推荐品牌艺术品,被中国收藏协会事业发展部永久收藏,2017年获得第三届福建雕刻艺术大赛“福雕奖”优秀精品艺术品。
2015年作品《静思观音》参加当代陶瓷艺术作品展,被华南理工大学当代艺术馆永久收藏;《福在眼前》于中国陶瓷艺术大师精品博览会上被永久收藏;2017年作品《渡海观音》参加福建省第三届雕刻艺术大赛“福雕奖”获得银奖,入围台湾屏东艺术精品,并被国立屏东文学社永久收藏于当代艺术馆;
2017年参加中国收藏协会举办的收藏德华艺术品活动,作品《戏珠弥勒》入选成为中国当代艺术最具收藏价值佳作,同时陈成海被选为百位中国收藏协会当代有收藏价值新秀成员之一。
陈成海开发羊脂玉瓷茶具系列日用陶瓷办公摆件,外观精美大方,工艺、大小各不相同,为中国白瓷添加了一抹美的色彩。他表示,比例得当的瓷器,能禁得起时间的考验,会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查看更多资料请点击链接:陈成海-全国工艺美术大师信息库
【工美集专访】栏目介绍:讲好工艺美术大师故事,延续工艺传统文脉,让更多人领略到中华匠人的风采。
已认证大师免费报名参加专访,请联系工美集客服小丽微信:abcgyms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