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分享图标必须300*300
资讯 - 李幼琴

【百相达摩】禅韵雕刻+精彩美文(10)

李幼琴2021-12-01



91、《一悟尽得辉》,绿竹别其三分景,红梅正报万家春。春是充满诗情画意的季节,它蕴含着无穷的生命力,它撩拨着艺术家的情思去创造个性化的艺术品。此作把南北风格巧妙地统一在一起,尽染春意,处处有光辉。不管从哪个角度看去,它都是美的,而丰富的雕刻语言和浓缩的精神元素使其能够以小见大,存天地正气,故能生动悦人,一悟清心,一悟春潮涌动,一悟万物复苏,一悟春意盎然。



92、《meet》,

很喜欢这几句话:so we meet in life, just like two stars in the sky, sometimes we may meet again, sometimes we''''''''''''''''ll never meet.

真的,相遇是一种缘分,即使是人和艺术品亦是如此。试想,遇见能够停下脚步,能够用心审视,好像在与情人如胶似漆的缠绵,这简直是一场狂欢!也许今天见了,明天将永不见面,但这场狂欢总是让人刻骨铭心!所以且行且珍惜,请记住:

在生命中我们如此幸运地相遇,

就像两颗行星在天空中碰面,

有时我们还会再相遇,

有时我们永远不能再见。



93、《活在当下不颠倒》,傅雷说,艺术始于写实,终于传神。该作品亦是如此。因写实而贴近生活,同时艺术上的逼真而传神。它让人领悟到活在当下的自在和远离颠倒梦想的迫切。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我们敬仰达摩,更爱那如蜜的般若智慧。有了它,千年暗室为之放亮。此时,品茗闻香,静心思悟,作品渐渐生动起来,仿佛步入江南水乡,烟雨蒙蒙,柳绿花红又一春!这是阅读艺术品的快乐,也让精神得到净化和提升。



94、《问禅花不语》,绚烂之极,终归于平淡。生活是如此,艺术亦不例外。不懂艺术时运用的往往是加法,拼命地想添些什么,使之尽善尽美,然而增之愈多失之愈远,乃至背离本质。可是走进审美误区,还不自知,以致养成敝帚自珍的习气。多少人一生就是葬送在自作聪明的加法上!只有少数的幸运者能够破此陷阱,大刀阔斧地删繁就简,把减法发挥得淋漓尽致,从而达到艺术的高峰。损之又损谓之道,诚哉斯言!该系列作品写实和写意并存不悖,相映成趣,观之忽然想问禅,却在抬眼间看见满院飞花皆不语,一下子心胸好像放下了层层包袱,空旷无比!



95、《涛声潺湲洗禅心》,夏日高照,万竿翠竹,摇曳多姿,常送清凉来。远方一江碧水,潺湲澄澈,涛声日夜浣洗您那清静之心,使您意存善念,灵光时现。终于,石破天惊,平地一声雷。您精神抖擞,匠心独运,举锤落凿,得其自然。您全力以赴,忘我独骋于艺术天空。作品在您汗流满面下终于完成。它粗中有细,细中有神,近乎完美。您咧嘴笑看达摩,不知疲倦,俨然空明了悟!



96、《舍我其谁》,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雕艺大师应当有这种君临天下的自信,同时也应当有“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抱负。常言道,成佛的法华,开悟的楞严。可以说,法华经和楞严经是修行的两翼,缺一不可。两经告诉我们:佛慢不可无,我慢不可有。意思是说,人要有成佛之大愿,不悟不罢休,舍我其谁!这是大担当呀!但同时要时时警告自己,对待他人却不能有一点点傲慢与偏见。所以,战战兢兢能除妄心,可达平心静气,于艺事也大有裨益。宁静致远,作品自然感人!



97、《人生无非证道》,一切外在的形式在众人眼里是第一重要的,但其实都是虚设。无用才是大用!人生何尝不是如此?我们总是把实实在在、非常有用的精神财富当成无用,反而把无用的物质性东西当成第一要义来拼命追求。殊不知,这已经背离人生的正确方向。其实,人生最重要的是明白道理,即佛家讲的正知正见。当你渐渐成熟,把生活一直剥下去,你会发现,拥有真理才是最幸福的!外表的风光抵不上内心一秒钟的幸福!这是阅读该件达摩作品后的一点感悟。



98、《虚怀若谷终归静》,看到此作,跳进头脑里的第一个词语便是“虚怀若谷”。虚怀若谷,正是智慧和境界的体现。虚怀,古人云,致虚极,守静笃,它是和静扯在一起的。因此,虚怀不是谦虚的胸怀,而是澄怀观道,这时是放下的,把重物都放下,让心自由自在地敞开,没有任何的杂念,犹如深谷一样宁静。而静,才是人生的终极意义。修禅悟道者应尽其理究其难,随缘前进,在静中开花!



99、《止语为妙》,佛所说的,一切如空中对话,世间人谁知道!佛说世界,即非世界。很多人读佛经,总觉得自己把握了要旨。其实那是心的假象,众生依然是盲人摸象。不仅佛的话无法真正抵达世人的心,就连我们平时最基本的话,也没有走向别人的心里,以致言多必失成为常态。这是语言乃至文字的无奈!所以止语为妙。认清这一点,我们才不会舍本逐末,才会真正从自己的本心下手,学会观,学会倾听自己真实的声音,这才是最重要的!观达摩,得此理,幸甚矣!



100、《同体大悲》,艺术从表面上看,是在超越现实,但底子里却是在追求事实。何谓艺术?艺术就是在和事实说话,但艺术永远无法跟上事实的脚步,它是事实高山上跌伤的一只孤独鸟。因此,真正的艺术家都是悲壮的!有爱终是累此生,艺术家注定孤独。只有无情才自在。然而很多人把无情一词理解得很残酷。其实佛家的无情是一种大爱的境界,没有分别心。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是也!艺术家用艺术表现宗教题材,除了表现真善美,另一层意义就在于引导自己和读者共同走向光明大道,有使命,勇担当!


(雕艺创作:杨庆聪/李幼琴伉俪 ;配文:吴伟平)



链接——人物名片:


杨庆聪,男,1970年出生于“中国石雕之都”泉州惠安,现为国家一级高级技师、高级工艺美术师、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福建省优秀人才(技能大师),全国乡村青年民间工艺大师、首届中国青年石雕艺术家、福建省民间艺术家,先后被评为全国农村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福建省十大杰出青年农民、福建省劳动模范。用心灵去感受,用技艺去体现,用思想去塑造,从艺二十多年来,他不断突破传统,勇于开拓创新,在石、木、玉雕刻艺术上均颇有造诣,其独创“造型大写意,细部小写实”雕刻技法,注重艺术“形而上”的升华,作品重在体现思想、情感的传递和表达,展现出独特的艺术神韵。作品深受各界人士青睐和好评,成为收藏和馈赠珍品。


李幼琴,女,1970年出生于“中国石雕之都”泉州惠安,现为国家一级高级工艺技师、高级工艺美术师、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全国乡村青年民间工艺能手。她师从影雕大师刘碧兰,是惠安影雕第二代传承人,长期以来专心研究雕刻艺术,用纤纤巧手灵动柔美地镌刻大千世界,通过流畅、逼真的表现形式挖掘作品的内在灵气,其作品不仅构图形象逼真,而且神过于形,意融于色,情形交融,立体感强,是为雕艺一绝,在业界有很高的声誉,被收藏爱好者誉为“巧夺天工的艺术品”。

阅读量 1644
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