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 | 谈工艺美术品的分类及名目(一)
谈工艺美术品的分类及名目
文/李苍彦
凡是进入了工艺美术这个行当,并以此为业的人,大多乐于知晓工艺美术的前世今生。当对工艺美术有所熟悉之后,时而会遇到将各种有关工艺美术的文献、文件或某些领导、专家们的训诫、指导相互对照,往往会发现在不同时间、不同场合,特别是需求不同时,涉及的分类及名目就会出现令人疑惑的现象,一时摸不着头绪。当然,有的问题经请教后,听那么三言五语的解答,会恍然大悟;有的问题,听解释者说了百八十句,还是一头雾水;更有的问题,或许千言万语也理不清。
问题出在哪里?
中国工艺美术领域极为广阔,内涵底蕴博大精深,需要研讨的课题、涉及的面也极为广泛。至今关于中国工艺美术的分类有种种方法,对于具体的名目更是说法各异,这也是一直缠绕不休,而又避不开躲不过的问题。对工艺美术的分类与名目,许多只是大致相对的界定。如果从建立一门中国工艺美术学的学科高度审视,这或许是关系着学科建设,乃至工艺美术持续发展的根本性问题。
例如,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12月出版的《当代中国的工艺美术》中道:“我国的工艺美术,其品类之盛,风格之异,手法之巧,情趣之美,犹如万花竞艳,众彩纷呈。仅轻工业部门主管的行业,即有13大类,645小类,品种数以万计,花色不胜枚举。”“工艺美术行业繁多,产品丰富多彩。主要行业有:雕塑、金属工艺、漆器、花画、竹藤棕草柳葵编织、美术陶瓷、玩具、抽纱刺绣、地毯、烟花爆竹、戏装道具、玉石开采和其他工艺品13个门类。”
例如,1988年10月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出版的《当代北京对外经济贸易》中道:“北京市工艺品进出口公司,是北京成立最早的一家经营出口业务的专业公司,经营的主要出口商品有景泰蓝、玉器、牙刻、雕漆、牙景、盆景、葡萄果子、烧瓷、骨木镶嵌、毛笔、新国画、旧国画、木版水印、料器、绢制品、绒制品、针扎、美术人型、画蛋、铜器、铁器、工艺鞋,宫灯、纱灯、旧硬木家具、新硬木家具、漆木家具、木家具、钢木家具,刺绣、旧绣、仿丝绣、旧地毯、旧瓷器、仿旧瓷、仿旧砚台、仿旧珐琅、仿石木刻、仿漆器、仿古玩等49大类。上万个花色品种。”“北京市首饰进出口公司经营出口的商品,分金首饰、银首饰、景泰蓝首饰、纳纱制品、玉石制品、珠宝钻翠等七大类。”“共计27种小类产品,约计2000多个品种,数千个花色。”“旧货收购是货源的重要来源之一。”“主要有:珍珠……玉石制品……各种晶石制品,旧首饰、仿旧瓷器、碑帖字画、金石陶瓷、铜器、景泰蓝、竹木雕刻、象牙制品、旧地毯、各种鼻烟壶、金漆镶嵌、漆木家具、刺绣制品、骨制品、旧墨等。”
例如,2009年7月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出版《中国工艺美术报告——全国工艺美术行业普查报告书》中道:“根据工艺美术品种的传统分类方法并参照国家统计局《统计上使用的产品目录》,这次普查将工艺美术分为11大类,包括雕塑工艺品、金属工艺品、漆器工艺品、花画工艺品、天然植物纤维编织工艺品、抽纱刺绣工艺品、地毯挂毯工艺品、珠宝首饰、民族工艺及其他制品、陶瓷工艺品、烟花爆竹(玩具没有列入此次普查范围)。”“普查确定的工艺美术品类共有11大类、65中类、83小类,从上报资料中汇总了1881个品种。”“将工艺美术品分为传统品种和新兴品种,即:1911年以前出现的品种为传统品种,1912年以后出现的品种为新兴品种。在这次普查的1881个品种中,传统品种758个,新兴品种485个,另有638个品种的出现时间不详。”
例如,2012年8月《中国工艺美术全集》工作中心编印的《中国工艺美术全集工作指导手册》中,所列出的《中国工艺美术品类参考目录》,将“工艺美术各品种计10大类、16个门类、32个种类,约200品种”。
又如,自2006年5月开始,国务院(以及北京市)公布了入选国家级(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之后又相继分批次公布,如果稍加留意便会发现,这分批次公布的项目分类,总是有差异变化,有的工艺美术项目在这次公布时列为传统手工技艺,到下次又列入了“民间美术”;有的项目这次列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下次又列为“游艺、传统体育与竞技”,一会儿是“民间美术”,一会儿又变成“传统美术”,这次是“传统手工技艺”,下次又变成“传统技艺”,诸如此类,其分类及命名,词语因时、因地、因物来回变化。当然这种变化肯定是可以讲出一些理由的,从变化中我们可以悟出,对于工艺美术的分类,以及相关的门类及名目等,一直在反反复复地探讨中,可能至今也没有明确。
自1983年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了由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编著的《中国工艺美术简史》之后,各地区多家出版社相继出版了《中国工艺美术史》《中国工艺美术史纲》《新编中国工艺美术史》《中国工艺美术史新编》等,如同雨后春笋般纷纷问世,这一册册研究中国工艺美术史的著作,每一册都凝聚着作者辛勤探索的心血和汗水,既各具特色又标新立异、独树一帜,在中国工艺美术发展的道路上,如同一个个里程碑,为中国工艺美术的理论和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我对所有为中国工艺美术学科建立做出贡献的专家及学者们深表崇敬,为他们点赞。可是当阅读过种种著述之后,关于工艺美术的分类与名目我还有些疑惑。
在各种有关中国工艺美术的论述中,对于工艺美术品的分类及名目,有的是大同小异,有的是截然不同,有的是小同大异。比如同为金属工艺品,分类名目有铜器工艺、青铜工艺、珐琅工艺、景泰蓝、金银工艺与铁工艺、金属雕琢工艺;同为漆器,分类名目有髹漆工艺、漆器工艺、漆工艺、木漆工艺;同为家具,有明式家具、家具工艺、中式传统家具、工艺家具、木制工艺、清式家具;同为雕塑工艺品,有玉石骨角雕漆工艺、角骨和玉石工艺、牙骨雕刻工艺、竹木牙雕工艺、雕琢工艺、玉石工艺、玉器工艺、玉雕工艺、雕刻工艺、石器工艺;同为织染刺绣工艺,有染织工艺、染织和服饰工艺、织绣工艺;将服装另列一类,有丝绸服饰、服饰工艺、服装饰物、服装工艺、纺织及编制工艺;同为建筑艺术,有宫殿建筑、建筑装修设置、建筑装饰工艺、宗教寺塔、皇家园林、园林名城;同为商业美术,有商业广告、商标广告,还有的列为民间工艺和商业美术;更有诸如民间工艺美术、民俗工艺美术、各兄弟民族地区工艺美术、近现代民族民俗工艺、印刷工艺、玻璃料器、塑料工艺品、文房四宝、书籍装帧,等等,其中的其他工艺和现代工艺美术也是包罗万象,有玻璃料器、戏具盔头、丝绒工艺品、装裱制品、家用电器造型、机印花布……“其他类”令人眼花缭乱。
当然,可以肯定地说,各种分类法自有各自的说法,由于所处的位置相异、所站的角度不同,或是出发点和要求、用途有别,其标准与衡量尺度也不一,可是静下心来思忖,您不觉得有点儿热闹和混乱吗?这种种的分类,有的几乎成了类中有类,类中套类,您说累不累?有的是品中有品,品中套品,您说怎么品?
未完待续
摘自:
2020年《工艺美术家》春季刊
(声明:本文章转载其他媒体内容,旨在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有版权异议及其他任何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尽快妥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