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美新闻

科普 | 湖北剪纸作为一种民间乡土文化,以刀剪代笔,创造了雕花剪纸艺术(上)

工美集2021-05-08
      雕花剪纸,顾名思义,是以“剪”和“雕”两种工艺手法为主要表现形式,剪花,是用普通剪刀制作而成;雕花,是将纸放在蜡盘上用小刀刻镂而成。由雕花艺人使用一把斜口凿,在原样下重叠一、二十层纸,摆在蜡板上刻制而成。



      雕花剪纸制作花样的主要工具有剪刀,刻刀,纸张,蜡盘,磨墨,磨石,针锥,煤油灯,镊子等。由于花样的外沿和中间很多镂空的地方都是用剪刀剪制而成,所以剪刀是必不可少的技艺工具。



      与普通剪纸不同,雕花剪纸采用刀剪并施的方法。一是剪,二是用刀(雕刀)刻。运用刻刀的特点,可以刻得精细,出产量也高。刻刀,大小有十多种,有斜刀、平刀、尖刀,也有弧口刀等。创制过程中刀剪俱用,完成的作品构图匀称,风格流畅细腻、生动传神,集实用性和装饰性于一体。



      剪纸与刻纸的区别在于,剪纸的图形偏抽象(民间),并且不讲究比例、透视等;而刻纸图形偏象形(具体、逼真),用刻刀比较灵活方便。



      与北方用剪刀剪成的窗花、喜花、灯花和祭祀花等剪纸不同,曾广泛流传于湖北地区的雕花剪纸更多的是用作妇女绣花用的刺绣图案底稿。
      旧时,湖北鄂东、江汉平原以及鄂西、鄂西北等几乎各县都有以雕花剪纸作为主业或副业的艺人,俗称“卖花样的”。他们一般都会在农闲时背着花样箱、摇着拨浪鼓,走街串村,向绣花妇女兜售各式花样。



      在所有的雕花剪纸中,以刺绣底样最具代表性,且品种最多、样式最丰富。有鞋花、帽花、枕头花、涎兜花、披肩花、门帘花、帐沿花、围裙花等之分。一个品类又有多种样式和用途,如鞋花又分鞋头花、边鞋花、满鞋花、拖鞋花、棉鞋花、布草鞋花等,此外还有鞋垫花、袜底花、袜带花等。
      根据用途和构成形式,刺绣花样又可分为四大类,即单独花样,如帽花、兜肚花等;双幅花样,如鞋花、帐吊花等成对的花样;四喜花样,如四禽、四兽、四花、四果、四人等冬瓜状的方枕花;组合花样,如由四块组合的虎形诞围和由多幅组合的格式披肩。



      湖北雕花剪纸除了用作绣女的刺绣底稿外,还曾广泛运用于各种民俗活动中。喜花,多用于嫁娶时的聘礼、被褥、衣箱、妆台以及门窗、洞房装饰;礼花,多用于小儿周岁“送祝米”、老人祝寿的礼品和食物,显得热闹红火;
      灯花,用于装饰春节、元宵等节庆所玩的各式花灯、龙灯、狮子、采莲船等;祭祀花,则用于中元节、寒食节、祭祀道场,以及为祭祀亡灵所用的纸扎物件中。



      在鄂西北也有用剪纸作装饰的,临近陕西地区的竹山堵河剪纸就是这样的。堵河剪纸受陕西剪纸影响很大,在工具上以剪刀为主、刻刀为辅,材质上多用红纸,剪一些喜庆热闹的纹样来装点生活。其题材内容多为戏文故事、神话传说、自然崇拜以及表现生产生活方面,都是妇女劳动之余的闲暇之作,充满生活情趣。


      (声明:本文章转载其他媒体内容,旨在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有版权异议及其他任何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尽快妥善处理。

阅读量 3895
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