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美新闻

资讯 | 喜讯!温州这12个非遗产品入选第三批浙江省优秀非遗旅游商品名单

工美集2021-06-25

      近日,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第三批浙江省优秀非遗旅游商品名单,我市瓯绣系列产品、瓯塑《瓯越山水》、《菲怡学非遗》温州非遗项目系列手工体验包、乐清细纹刻纸十二生肖、黄杨木雕双枪陆文龙 抗美援朝特级战斗英雄、木活字笔筒《读书》、白糖双炊糕、贝·嵌螺钿陶瓷茶道组合、平阳漆器、瓯窑红船会议杯、阿希公卤鹅、丁源兴月饼等12项非遗产品榜上有名。此次评选旨在推选一批红色非遗旅游商品、百年老字号商品,经企业自主申报,市、县(市、区)文化和旅游主管部门审核推荐,经专家组评审和综合评估,共有100项优秀非遗旅游商品入选,其中温州地区入选12项。




瓯绣系列产品
      温州市施氏瓯绣产业有限公司出品的瓯绣系列产品瓯绣笔筒、瓯绣书签、瓯绣折扇、瓯绣蝴蝶胸针等,产品造型简洁、针法多变、色彩绚丽、绣面光亮、针脚平齐、神韵生动,深受市民喜爱。
      2008年6月,瓯绣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瓯塑《瓯越山水》
      温州瓯悦艺术创意有限公司出品的瓯塑《瓯越山水》,将浮雕与绘画艺术巧妙融为一体,使作品色彩艳丽,造型独特,不仅具有欣赏价值,同时具有收藏价值。
      2008年6月,瓯塑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菲怡学非遗》温州非遗项目系列手工体验包
      《菲怡学非遗》温州非遗项目系列手工体验包内容丰富,体验项目包含木活字印刷、瓯塑、贝雕、点色剪纸、苍南古建筑木雕、温州缝合皮鞋制作技艺 、矾塑 、手工艾条、 瓯绣、传统造纸技艺等10种类型。将简单的材料规整化,目前体验包已在中国京杭大运河博物馆、杭州拱墅区·手工艺活态馆、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水亭街29号衢之礼创意馆、杭州太子湾手工艺市集等地售出。



乐清细纹刻纸十二生肖
      乐清市余华细纹刻纸研究所出品的《乐清细纹刻纸十二生肖》采用独特的工艺使十二生肖图案纹样在几厘米见方的纸上得到细致而丰富的表现,作品刀法精妙入微、挺拔有力,图案细如发丝,工而不腻,纤而不繁,表现力十分丰富。
      2009年10月,乐清细纹刻纸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双枪陆文龙  抗美援朝特级战斗英雄
      乐清市柳市松强木雕工作室出品的《双枪陆文龙、 抗美援朝特级战斗英雄》,以珍贵的黄杨木为质材,以人物、故事情节为主要内容,主题突出,造型传神,雕刻精巧,层次分明,深受收藏者的喜爱。
      2006年6月,黄杨木雕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木活字笔筒《读书》
      瑞安市毕昇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出品的木活字笔筒《读书》,运用木活字字模表现手法,在木质笔筒上点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等读书名句,寓意深远,古朴大气。
      2010年11月,木活字印刷术作为“中国活字印刷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白糖双炊糕
      瑞安市李大同(老五房)食品有限公司出品的白糖双炊糕甜、酥、软、韧、香,曾被评为“中华名小吃”。二十世纪30年代,“李大同”是浙南闽北一带首屈一指的大商号,主要产品有白糖双炊糕、面茶糕、芙蓉糖、空心月、芝麻巧等茶食糕点,风味独特,被视作浙南特产。

      2007年3月,李大同茶食品被列入第一批瑞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贝·嵌螺钿陶瓷茶道组合
      温州洞头东海贝雕工艺品有限公司出品的《贝·嵌螺钿陶瓷茶道组合》,利用贝壳的天然色彩,在瓷器上灵活表现花鸟山水、人物博古等艺术题材,具有特殊的艺术价值、经济价值、民间民俗文化研究价值。该商品目前在九亩丘海创园,上海崇明岛,成都青羊区,温州百工馆等地皆有售出。
      2007年6月,贝雕被列入第二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平阳漆器

      温州青街工艺品有限公司出品的 《平阳漆器》,其利用生漆为主要原料, 掺以绿松石、丹砂、珊瑚、青筋蓝、朱砂等, 经过一系列工艺处理制成。制作过程环保,作品纯天然无污染。

      2012年12月,平阳漆器列入第六批温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红船会议杯
      瓯忆瓯窑研发设计中心出品的《红船会议杯》,作品保留其古法烧制技艺,烧制出胎质浅灰白,釉面莹洁如玉的缥瓷,加上独特的造型,使得茶杯精神且耐看。

      2020年9月,瓯窑列入第十一批温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阿希公卤鹅
      温州阿希公食品有限公司出品的阿希公卤鹅,是苍南矾山镇的地道美食,其口味独特,技艺讲究,以生长两年期的白条鹅作为原材料,辅于八角、茴香、桂皮等香料卤制而成,制作出的卤鹅色香味俱全、香飘十里。

      2007年,埔坪卤鹅制作技艺被列入苍南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丁源兴月饼
      温州丁源兴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出品的丁源兴月饼,旧称“肉饼”、“中秋饼”,属潮式月饼。月饼配方独特,饼皮分油皮和酥皮。油皮讲究“薄、香”,酥皮注重“松、酥、脆”,入口即化。馅料有脊膘肉、桂圆肉、蜜枣、青葱、炒花生仁等十几种。制作工艺复杂,包括和面、配料、拌料、分料、擀皮、包馅、入模压制、脱模、焙烤、冷却、包装等十几道工序。运用了擀、包、卷、切、捏等手法,和蒸、炸、煎、贴、烤等烹调方法。
      2008年,丁源兴月饼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二批温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近年来,温州市积极谋划,搭建平台,鼓励非遗传承人和从业人员努力把非遗从项目转化为产品,借助市场力量振兴传统工艺,保护传承非遗。让优秀传统文化通过非遗衍生品、旅游产品等载体,融入当代生活,融入当代设计,融入当代市场,推动非遗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声明:本文章转载其他媒体内容,旨在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有版权异议及其他任何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尽快妥善处理。)
阅读量 3157
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