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美新闻

【工美集专访】重庆市工艺美术大师钟鸣:心中丘壑,方见世界

工美集2021-08-17



      钟鸣,1957年6月8日生于四川隆昌县,从小爱好绘画、泥塑、中西医。下乡两半年,1973年,他的父亲请在佛山石湾的同事代买了一些石湾陶器的人物和动物作品,钟鸣对这精美的陶雕作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爱不释手,从此与陶雕结下了不解之缘。他启蒙于学养深厚的父亲,受教于陶艺界数名高人,就读于中国艺术研究院,天赋勤奋齐备的他一朝接触摩尔雕塑后,如醍醐灌顶,脱颖为荣昌新一代陶艺大师。多年的创作生涯,钟鸣获得了陶瓷艺术、雕塑、绘画、工艺美术、书法等家及大师称号,在景观陶、城市雕塑及壁画的创作上更是独树一帜。



      钟鸣现为钟鸣陶艺工作室负责人、高级工艺美术师、重庆市工艺美术大师、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雕塑委员会会员,持有全国城市雕塑创作设计资格证书,是重庆美协会会员、重庆雕塑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协会理事、中国陶瓷工业协会理事、重庆市工艺美术协会理事、湖北省三峡画院特聘雕塑家、重庆市国学协会理事、中国民主促进会重庆市委员会会员、重庆市荣昌区民间艺术家协会副会长、中国陶瓷工业协会会刊《陶瓷科学与艺术》编委会委员、1994年评为世界华人艺术家,受聘为东方国艺茶文化教育研修院客座教授、重庆市荣昌区开明画院副院长、重庆市夏兴荣昌陶文化研究院理事及重庆市武隆区七彩陶研究协会副会长。




      2012年,在荣昌区和街道的大力支持下,钟鸣在安富陶都博物馆内建立了钟鸣陶艺工作室,通过八年多的艰苦努力,在造型上创作力求有本地域特点的作品,同时创新对造型、新款样式、新装饰、新的绞泥产品的开发,茶具和陶艺充分应用荣昌陶工艺,把多年在宜昌搞环境所得经费投入到恢复和研发了有荣昌陶特色的釉料和泥料上,八年里开发出绞泥产品系列、细陶产品系列、粗陶产品系列、砂锅陶产品系列、恢复荣昌陶的釉料数种。粗陶、砂锅得到市场的认可,茶具、花器、陶艺畅销国内外,釉料产品如动物、花器、陶艺更得人们喜爱,畅销世界,为荣昌陶的发展作出真实的贡献,在国际、国内的活动中对宣传荣昌陶起到了一定作用。在这八年多的努力中,钟鸣取得了不少的成果,深得领导和市场的认可,付出得到认可,他为荣昌陶发展做出的努力,受到再多的误解都是值得的。



      钟鸣创作的作品“彝族兄弟的梦”采用了装饰性、夸张性、中国画大写意及摩尔雕塑手法,作品大气,又有细微的处理,形与似、神与真。材质采用荣昌陶的粗泥纯手工制作,1200℃天然气还原烧成,烧成后呈乌金色,金属感的特质更体现了彝族男士的矫健之魂,体现出彝族人的民族风情。2018年9月“彝族兄弟的梦”参加由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主办的第七届重庆(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陶艺获银奖,2019年6月在北京首都博物馆展出。作品“油具系列”以荣昌陶工艺特征和当地民间用具油壶、油灯、油台灯等为创意,民间题材、时尚的组合、装饰的美感,让人们体会以组合的多用性,作品可以用来点灯、插花,也可用于陈设,兼具实用性和艺术性。作品既反映了一种民间传统器具出现给人们带来的便利,又显示出高雅和艺术时尚感,釉色很有荣昌陶的特色,有名的黑釉、红泥硃砂釉、白泥硃砂釉窑变而成,显示出华丽雅质。2015陶艺作品“油具系列”荣获中国旅游商品铜奖,同获第八届中国(重庆)工艺品展金奖。2017年10月“油具系列”获得由中国陶瓷工业协会主办的首届中国四大名陶展银奖。2018年11月“油具系列”参加由中国陶瓷工业协会主办的第十一届中国陶瓷艺术大展获银奖。这些作品都是具有个人特征风格的陶艺,让人们耳目一新,在全国雕塑和陶艺行业中有一定的影响力。



      透过钟鸣不同的作品可以窥视到荣昌陶瓷的昨日今生,曾经辉煌过的陶艺也依稀可见。有一组素烧工艺陶,命名“空”的“泥精货”,色泽天然,加上白泥雕花点缀,给人以古朴淡雅之感。或许,这便是大师意喻人间最耐味的“清欢”吧。另外一组大小群鱼名为“家庭”的色釉装饰“釉子货”,观有晶莹剔透之形,叩能发清脆悦耳之声,大方朴质,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还有几件彩釉作品非常吸引眼球,感觉其品质比极品玻璃艺术品富贵、比玉娇艳、比琉璃深邃。其余藏品也设计灵巧、造型精美。在第二组陈列架上有一组彝人抽象瓷雕,作品透示的艺术灵魂和强烈的生命活力,着实令人震撼。生活总是时进、时退,创作灵感亦然。30多年前,为给疲惫的心灵解压,一趟凉山采风给了钟鸣取之不尽的创作活水和艺术灵感。“那里的人种跟我们不一样,太有特点了,棱角分明。见牧羊人和羊都那么有感觉,回来就搞了这组“牧羊”群雕。羊被老外收藏家买走了,这组彝人也被上海一艺术家收藏了,这是后来收购回来的。其实,中国有好些艺术大家也是在那里找到灵感的。”




      山外青山楼外楼,要人认可,要人瞧得起,首先要敢于正视自己的不足,尔后奋起直追。钟鸣先生非常感慨地说:“作为四大名陶之一的荣昌陶,当今之人知之者甚少,整个制陶产业非常落后,老一辈制陶艺人凋零。荣昌虽是陶都,但会制陶的当地人其实并不多,我也不是高手。有的大师他隐藏在人群中,只是可能你没有看到而已,所以永远不要说自己是大师,我只会说我是一名匠人。而做一个匠人,首先是做人品、做坚守、做技术、做匠心。”



      “想要成就自己的艺术,必须要在心中有大丘壑。多领域的经历不断丰富了自己的人生,提升了自己对世界、对艺术的认知,将这些经历、认识融入我的创作,集聚在一点发力。我相信,荣昌陶也会发出它最具有价值、最具有美感的光彩,让大家另眼相看。”



      经过岁月的洗炼和艺术的沉淀,这位为了复兴千年荣昌陶,努力奋斗四十年而不辍的艺术家,精神明澈、灵魂了悟,透过纷繁的世相,内心归于淡泊。他所思、他所想,不外乎是想为荣昌陶瓷历经兴衰、重铸昔日辉煌的过程中给一点“匠人”的思路和建议,是想怎样能将自己毕生的才华汇入这个大潮。在这个过程中,真希望有更多的人懂他,这“懂”简单得如同好茶之人,距离好茶只差一款懂茶的器。



查看更多资料请点击链接:钟鸣-全国工艺美术大师信息库


【工美集专访】栏目介绍:讲好工艺美术大师故事,延续工艺传统文脉,让更多人领略到中华匠人的风采。


已认证大师免费报名参加专访,请联系工美集客服小丽微信:abcgyms3

阅读量 3994
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