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丨刘比建:楚式漆艺传人,知琴更知音

人物简介
刘比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楚漆器艺术大师,非物质文化遗产古乐器制作技艺传承人,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理事,湖北省中国漆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湖北美术学院手工艺文化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从事艺术工作四十余载,重点研究楚漆器,漆木类古乐器。
在今年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举办了“百年百艺·薪火相传”中国传统工艺展作品展,湖北省仅有8个项目参展,其中武昌区有两个项目亮相。刘比建老师的作品《九头鸟新说》就在展会上大放异彩!
九头鸟新说
九头鸟新说鼓的底座局部图
刘比建是九连墩出土文物“漆木十弦琴”、“曾侯乙古瑟”、“虎座鸟架鼓”唯一的馆藏复制件制大师,并将诸多古乐器作品捐赠给了湖北省博物馆。
九头鸟新说正面局部图
“九头鸟新说”——是刘比建此次参展的作品,它采用屏风的形式,以九头鸟的形象为基础,以鼓为媒介来传达作者重整旗鼓楚文化艺术的创作理念。
九头鸟新说底座图
楚人生活在一个漆的王国中,奇异的的造型、明艳的色彩、流畅的线条勾画出楚人热烈奔放的精神世界。想象与真实的交织、抽象与具象的结合是楚漆器最突出的特征,亦真亦幻、虚虚实实的艺术手法彰显出楚文化独有的气质。
唐韵天歌
唐韵天歌正面
楚式古乐器制作技艺,在2017年就入选了第六批武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楚式古乐器制作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时期。而传承人刘比建从事漆器文物修复、漆木古乐器修复、复制工作已四十余年。
唐韵天歌局部
一件楚式古乐器的完成需要经过开料、配料、木工、雕刻、漆工、镶嵌、校音等多个环节配合,大部分工序需通过手工完成。
刘比建制作的“唐韵天歌”就是以乐器琵琶为主体,采用楚式漆器髹饰技艺技法创作而成。这个作品图案借鉴了敦煌壁画的人物神态,有一种飘逸空灵的美感。
唐韵天歌局部
漆木十弦琴&锦琴
“九连墩”出土漆木器以设计精巧,雕刻精细,漆绘精彩著称,其中“漆木十弦琴”更属鬼斧神工,登峰造极之代表。
该器物出土时已完全变形,复制品大都难免生硬,少了“活性和灵气”。刘比建一直甚为遗憾,经过一段时间的精心筹备,他终于推出了巧夺天工的“漆木十弦琴”仿真品。
“漆木十弦琴”仿真品
从十弦琴与七弦琴(古琴)的血缘入手,刘比建对古琴进行了更深层次的剖析研究。他借鉴锦瑟外饰工艺,耗时一年创作完成“锦琴”系列作品。
锦琴
缤纷斑斓的色彩,浪漫典雅的纹饰,深邃温润的髹漆,再加上彩绘绚丽的线条勾金点缀,赋予了锦琴独一无二的艺术张力。
楚式古乐器品种繁多,它们音色清脆动听,造型无拘无束,充满想象力。
期待“九头鸟新说”等作品有更多的展出机会,把浪漫楚文化带给每一个人!
(声明:本文章转载其他媒体内容,旨在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有版权异议及其他任何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尽快妥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