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期间,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文艺节目中心精心打造的融媒体节目《国礼中的中华文化(第一季)》在央广文艺之声、央视文艺、央视频、云听等平台陆续播出。
《丝路绽放》雕漆赏盘以绽放的牡丹花为造型,饰以敦煌卷草和花卉纹饰,中心錾刻水纹,寓意开放包容,天下太平,丝路繁荣。这件赏盘集合了三种非遗工艺 ,是雕漆工艺、花丝工艺和錾刻工艺的完美结合。
中国作为礼仪之邦,历来重视大国礼仪,而国礼在中外文明交流互鉴中有着独特的魅力。本次推出的《国礼中的中华文化(第一季)》,不仅聚焦了国礼所体现的先进艺术设计和工艺制造水平,也浓墨重彩地展示了国礼中蕴含的中华文化元素和丰富的中华文化内涵。
千工百序,大器始成,是守正也是创新。
区别传统节目一般呈现方式和空间限制,节目主创在设计工作室、研究机构中进行了“可听、可见、可感”的沉浸体验,记录了工美大师和大国工匠们的精湛技艺,也讲述了年轻一代设计师在国礼创作中的生动故事。
初心勾线,匠心施彩,是非遗也是时尚。
百万次敲击,银片变丝巾。古老的錾刻技艺,将0.6毫米的银片千锤百炼成华丽国礼《和美》丝巾果盘。每一锤、每一线,都是精益求精的追求,展现了中国传统錾刻工艺的精髓和大国工匠的精神。
从惊艳千年的“雕漆”到精美绝伦的“花丝镶嵌”,从千锤百炼的“錾刻”到针尖上的宫廷艺术“京绣”。当“景泰蓝”不再“十蓝九砂”,当“画珐琅”复现勃勃生机,国礼早就不仅仅是“国礼”,更是无处不体现着中国智慧、中华的文化和艺术。
马是古代重要交通工具,也是民族生命力和国家昌盛的象征。该作品器型来自于国家博物馆珍藏的唐代黑釉三彩马。马身饰以敦煌经典纹饰,将景泰蓝与錾刻工艺巧妙地融入唐马的造型之中,诠释了力与美的和谐统一。
《四海升平》赏瓶在国礼上画珐琅 ,采用融汇了中西方文化艺术的画珐琅工艺,改变景泰蓝所谓的“十蓝九砂”,用丰富的蓝色呈现东方文明古国深厚的人文内涵和浪漫精致情怀。
一件件精美的国礼,跨越了地域、跨越了国别、成为了直抵人心、情谊相通的纽带。国庆期间即将播出的《国礼中的中华文化(第一季)》,在音频与视频的融媒体互动中,在经典传统与国潮时尚的和鸣中,弘扬文化自信,彰显中国之美、东方之韵。内容来源: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文艺节目中心文艺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