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英国统领额尔金借口清军虐待英军战俘,下令火烧圆明园。大火三日不灭,150万件文物自此流失海外。大多数人只知道火烧圆明园烧的是圆明园,实际上,范围远远大于圆明园这一处园林,烧的是京西皇家的三山五园。即万寿山,香山,玉泉山,颐和园,静宜园,静明园,畅春园和圆明园。是世界文明史上罕见的暴行。下面,我们怀着沉重的心情,一起欣赏这些流失于英国的圆明园文物吧。
据现存档案记载,清朝共造办了四只金瓯永固杯,三只金质,一只铜鎏金。其中两只金质一只铜鎏金造办于乾隆初年,一只金质造办于嘉庆初年。目前故宫博物馆藏的即为嘉庆二年造办的。三只中一只金质的现藏于台北博物馆,一只金质一只铜鎏金的则流失于英国伦敦华莱士博物馆。
金瓯永固杯是乾隆皇帝的御用酒杯,寓意江山政权永固。可能就连乾隆皇帝也想不到,这些寓意非凡的杯子,最终竟然一半流失在了他曾经视作“红毛英吉利”国的手中。
▲明宣德铜胎掐丝珐琅龙纹将军大罐
出现于“放山居”拍卖,“放山居”可不是咱们中国的某个古玩行,它是英国的一个私人府邸,他的主人是当时十九世纪英国首富詹姆斯·莫里森。现已被其后人捐出,成为了英国大英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这件明宣德铜胎掐丝珐琅云龙纹大罐款为“大明宣德年制”,“御用监造”。应该是明宣宗朱瞻基的御用瓷器,为清代皇帝所收藏,后因圆明园掠夺流失于海外。
▲外镶珐琅金鼎,原藏圆明园,今藏英国VA
铜胎掐丝珐琅太平有象花插
▲外镶珐琅冰函,今藏英国VA博物馆。
▲外镶珐琅凤鸟纹金炉,原藏圆明园,现藏英国VA博物馆。(下)
▲1860年圆明园被劫之炉,上有火烧斑点。
▲清廷御用金铜龙,现藏法国枫丹白露宫。
清廷御用景泰蓝麒麟,现藏法国枫丹白露宫
▲清廷御用景泰蓝香炉,现藏法国枫丹白露宫。
英法国不仅拥有如此多的文物,他们还特别喜欢靠这些文物套现。套现的最好方法,就是公开拍卖。
尽管我们国家严正抗议这种拍卖行为,但是依旧无法阻止他们私自拍卖我们的文物。无论对文物本身,还是对我们这个国家,都是巨大的侮辱。
2008年10月,圆明园十二生肖铜像中的鼠首和兔首,都被佳士得公司在法国进行拍卖。这次拍卖掀开了圆明园文物拍卖的历史。
2010年10月,清朝乾隆年间的长颈葫芦瓶拍出了22亿元的天价。同年11月20日,明朝陈恬的《情韵墨花》手卷,拍出了1.137亿元。
紧接着2010年12月2日,清朝雍正年间的御制掐丝珐琅双鹤香炉,拍出了1.11亿元的高价。香港富豪砸1.3亿买景泰蓝为母亲祝寿
▲圆明园珐琅侍女酒壶
酒壶侍女图案为郎世宁所绘,现藏于法国枫丹白露宫
法国枫丹白露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