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俗称鬼节、施孤、七月半。按照传统习俗,中元节一般在农历七月十五日,部分在七月十四日。
现代最常见的说法是:七月鬼门大开,百鬼夜行,所以现在一到鬼节的晚上大家都尽量闭门不出,以免撞鬼,甚至谈鬼色变。
江南水寺中元夜,金粟栏边见月娥。
红烛影回仙态近,翠鬟光动看人多。
香飘彩殿凝兰麝,露绕轻衣杂绮罗。
湘水夜空巫峡远,不知归路欲如何。
——唐·李郢 《中元夜》
唐代诗人李郢的《中元夜》里可见曾经的中元节是很热闹的节日,而如今却蒙上了一层神秘清冷、“诸事不宜”的色彩。
中元节将道教的中元节、佛教的盂兰盆节、民间的鬼月鬼节习俗集于一身,绵延1500余年,传播至东亚很多国家,承载着情感与寄托,丰富着人们的精神与生活。
▼
祭祖
七月原是小秋,有若干农作物成熟,讲究孝道的中国人,要向先祖报告,并且请老祖宗尝新,所以七月例行祭祀祖先。
到如今,有些地区还有在旧米中撒入新米煮,循四时更替适时而食的习俗,代表稻物将熟,要与天地共同尝鲜。
普渡
中元节,地狱之门打开,获得供奉的魂魄,会回到供奉之家,食一回人间烟火,享受后辈们的孝心,这是逝去亲人重返人世团聚的日子。而那些无主的孤魂野鬼,没有人家供奉,从阴间出来就只能在阳间游荡了。
人们为了安顿地狱中无人祭祀的魂魄,常常在家祭之外,沿街、沿河设香案香火,甚至设立盛大的道场,超度不安定的亡灵。
这种施孤方式称为“中元普渡”,希望一切在苦厄中挣扎的亡灵离苦得乐。虽然这样的习俗夹杂着些许迷信色彩,但它所呈现的悲天悯人的善意,是普度亡灵真正的意义。
放河灯
中元节还有放河灯的习俗。人们认为,中元节是鬼节,也应该张灯,为鬼庆祝节日。河灯也叫“荷花灯”,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灯盏或蜡烛,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泛。
萧红在《呼兰河传》中曾描写过放河灯的场景:
这灯一下来的时候,金呼呼的,亮通通的,又加上有千万人的观众,这举动实在是不小的。河灯之多,有数不过来的数目,大概是几千百只。两岸上的孩子们,拍手叫绝,跳脚欢迎。大人则都看出了神了,一声不响,陶醉在灯光河色之中。灯光照得河水幽幽地发亮。水上跳跃着天空的月亮。真是人生何世,会有这样好的景况。
“买买买”
如果说春节过年买买买还合情合理的话,那俗称“鬼节”的中元节怎么就也成了购物狂欢节了呢?
在古代,中元节是个普遍祭祀的日子,各地都会举行斋会,唐代甚至将中元节设置成 “法定小长假”,放假三天。这三天里,各种各样的祭祀品都被摆进了集市,它们中的许多东西都是平时很难买到的。
送羊节
农历七月十五,还被称为“送羊节”。在北方地区,中元节要给小辈们送羊,之后演变为面羊。
用面粉做成羊的形状,然后上蒸笼蒸熟,送给外孙、外甥或者女儿。之所以送羊,就是取羊的谐音“祥”,寓意吉祥如意。
2008年,浙江温州的民间信俗(汤和信俗)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香港特别行政区的中元节(潮人盂兰胜会)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中元节(资源河灯节)也分别于2011年和2014年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
汤和信俗
汤和信俗是流传于浙江南部温州地区的一种民俗文化,也是我国古老的中元节习俗中最具典型性的个案。
明初,东南沿海频遭倭寇侵扰,百姓不堪其苦。大将汤和奉太祖朱元璋之命沿海岸线修筑卫所59处,温州宁村所即为其中之一。倭患平息后,民间感念汤和的功德,在东南要塞宁村建庙立祀,并于每年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举行“汤和出巡”、“追悼倭难亡魂”等仪式。整个活动持续五天,仪式所到之处,人们夹道摆祭迎候,久之逐渐形成颇具规模的汤和节,至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
汤和信俗在东南沿海一带影响深远,具有广泛的民间性和自发性。它突破中元节祭祖和送鬼的一般习俗,形式上涵括了手工技艺、歌舞、曲艺等众多的民间艺术门类。
潮人盂兰胜会
香港潮人举行的盂兰胜会是祭祀祖先及阴曹无祀孤鬼的祭祀活动,始办于香港铜锣湾的公和堂,后来香港各地区都效法举行,至今已有100多年历史,主要有佛家和道家两种仪式,但其宗旨和形式至今已融汇贯通,异曲同工。
香港的盂兰胜会规模宏大、仪俗繁杂。每年从阴历七月一日开始,人们在不同小区搭起大棚,用于放置祭品、举行祭拜仪式、演出潮剧、宣读经文等。此外还包含福物竞投、吃平安米、撒花及壮观的潮州大锣鼓游行等多种内容,热闹非凡。
资源河灯节
资源河灯节源起于资江水道的航运,由中元节而来,是祭祀先祖的一种仪式,也是对遇难河工、水手、放排工的独特悼念行为。它记录了当地人们的生活方式,记载着资江水道河工的生存状况,也记载了这条水道的航运史,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资源河灯节的放河灯有祭祖、制灯、放灯、许愿等一系列的民俗行为,既有中元节的民俗特点,又融合了当地人们的生活习俗特征。如今,资源河灯已由放“敬神灯”“莲花灯”“粽子灯”发展到放“龙灯”“宫灯”等各式河灯,增添了观赏趣味,成为中元节文化的独特表现形式。
中元节有着丰富多元的仪式风俗,人心良善,是这个神秘节日里最温情的一面。
中元节的意义,除了表达子孙对先人的追思外,更重要的是感受生命的价值,其背后的历史文化内涵值得我们去认真了解和看待。